【新闻背景】新华网报道: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这一改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经济政治版图的变化。本次改革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新闻点评】对于中国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这一消息,国人肯定会为之而高兴,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世行权力格局的调整表明其开始正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地位。中国坐上第三把交椅可说是名至实归,中国经济2007年就超过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在美国和欧盟分别出现经济负增长的时候,中国经济依然是全球经济的亮点,全年实现8.7%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
根据IMF的规定,对于非重要事项,只需简单多数,即50%以上的赞成票就可通过;对于重要事项,必须获得70%的赞成票;对于重大事项,必须获得85%以上的赞成票才能通过。在世行投票权调整前,美国拥有IMF16.77%的投票权,能够对所有重大事项实施“一票否决”。西方7个主要国家拥有45%的投票权,拥有对绝大多数事务的决定权。
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一个成员在IMF的份额,既表明了该成员在世行投票权的大小,也决定了该成员所应承担的义务。中国在提高自身地位的同时,必须明确地位上升带来的优点和缺点。正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指出:“中国积极争取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反映了大国战略,目前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很难再坚持韬光养晦的战略,外界会采取贸易制裁等手段将中国推到国际事务中,在此情形下,中国应当采取正面的积极的态度。因为只有进入核心话语权中,才能改变目前以一国的主权货币----美元为全球的储备货币,才能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发出的声音才会更有实质性的效果。”
如果仅仅意识到这是一件“看上去有面子”的事,则显然有失妥当。因为那些需要作出利益让步的国家,会考虑如何在其它方面得到补偿,他们会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孙立坚也警示称,“不能盲目乐观”,因为目前欧美等发达国际遭受了金融危机跌冲击,提出中国需要承担大国责任,中国在获得相应权利的同时,也会承担更多的义务。”“虽然总量上,中国的经济规模很大,但是人均的富裕程度却远不如发达国家,中国在承担大国责任的同时,应当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世界银行投票权排名前十国家:
名次 | 国家 | 改革后投票权 | 改革前投票权 |
1 | 美国 | 15.85% | 15.85% |
2 | 日本 | 6.84% | 7.62% |
3 | 中国 | 4.42% | 2.77% |
4 | 德国 | 4.00% | 4.35% |
5 | 法国 | 3.75% | 4.17% |
5 | 英国 | 3.75% | 4.17% |
7 | 印度 | 2.91% | 2.77% |
8 | 俄罗斯 | 2.77% | 2.77% |
8 | 沙特 | 2.77% | 2.77% |
10 | 意大利 | 2.64% | 2.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