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sorry,sorry


这几天听到同事们议论,学校第八届运动会的新闻在土豆网、优酷网上的点击率当天就一路飙升至二十万(几天后上了百万),才想起自己还欠这个劲爆的开幕式表演一个背后的故事和事后的说法。

运动会开幕式的主策划人是副院长刘瑾教授,我始终没有参与。但在本届运动会筹办过程中,不断收到个别学生的投诉,认为排练占用了他们的学习和休息时间。老胡一贯被誉为爱“惯娃”,不由自主地“客户”导向起来,对这场万人表演既期待又担心。两次提醒主办活动的刘老师注意不要让学生过于劳累,不可冲淡主要的教学活动,甚至可不可以停下来。碰了软钉子之后,又悄悄责成团委书记陈阳对此次活动做访谈和调查,征求民意。(运动会后的调查反馈回来了,有少量怨言,但绝大多数同学事后表示挺值得,很开心)

值得归值得,多少人参加效果更好?以往欧亚的每一次文艺演出,主要的演职人员不过是上百人,特别是汇报性质的演出,总是追求节目完美精彩,但参与的人数经过千挑万选之后却总是非常有限。

回想自己的大学校园生活,记忆中最鲜活的是在实习单位里的趣闻轶事,偷懒与冒险:我在生产实习时,曾经私自开着一辆推土机,差一点把维修车间的围墙给拆迁了;还有就是少的可怜的社团活动,唯一可以露把脸的机会是以“路人甲”的名义与“系花”同台二十天的陪练演出,可惜最终被淘汰出局。唉!要不是小人物的机会少,那一次的露脸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故事会发生......

欧亚有二万二千名在校生,减掉已奔赴职场的六千毕业实习生,这次活动的参与率接近百分之六十。刘老师大概在想:我们有理由,在美丽的操场上,留给这万名同学一份值得收藏的校园纪事,可能是一小段台前幕后的花絮,也或者是众多抱怨的碎片。

运动会开幕的一大清早,我穿越了如诗如画的运动场,忐忑不安地坐在主席台上,在激越的音乐节拍里,渐渐地静下心来,观看了sunny-sunny舞、华尔兹、健美操。我当年的“系花”已不见了踪迹,基本断定已成了“明日黄花”,而大学青春的梦却翻新在眼前,我的脸上也长出了不少的笑纹。(“老胡”本是自谦,笑纹多了,叫的人多了,真成老胡了。拜托大家今后还是称我为“小胡”吧,老胡真的不想老)

开幕式的致辞中,我特意讲了一段“sorrysorry”:由于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组织如此盛大规模的活动经验不足,在排练期间,曾让同学们饿着肚子等待集合,我想大家主要抱怨的不是排练和演出,而是组织过程中过多的等待和无谓的消耗(信息来得晚,只能事后总结了)。

我也很想对观众席上没有参加演出的百分之四十的同学们说,大学生活不经意间就会偷偷溜走,为什么不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与你身边的伙伴合作、分享?不论是校园华尔兹五个圆圈中的一个小点,还是“ 4-4-2”方阵中的无人知晓却不可省略的笔画,带上你的冲动,克服你的扭捏,快加入其中吧,这花那花的也许正期待着与你一起共舞……好多年后,你的“明日黄花”说不定还会和你一起回忆这段时光呢。

光说不练假把式。表演过程中,艺术设计学院的卡通“灰太狼”上台来送了我一顶黑色的潮帽,台上一组摄影的同学要求我摆个pose,我一不做二不休,在主席台上模仿同学们小跳了一段潮舞,算是对我所倡导的“勇敢展现自我”的一次身体力行。

刘瑾教授这次的策划人经历也是受尽煎熬,从信心满满地要导演一场“伟大的开幕式”,到被我看似客气地提醒、实则抱怨所施加的压力,再到最后同学们的欢颜和网络的热评,以及老胡事后的高度认可,整整坐了一轮情绪过山车,我也要在此对你和你的团队说一声“sorrysorry”。

明年的运动会怎么办?一定会提前征求大家伙的意见,在同学们乐意的前提下组织训练与表演;其次是做好过程的协调与服务。一点一点会更好吧。

教育家朱永新说,“学生走出学校后,忘记学校教的内容,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的成果。”

这个运动会开幕式和背后的故事,可能会让同学们体味了一回:

什么走远了,什么还在……

 

千人《sunny-sunny舞》【官方】正式演出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3ODQxODk2.html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