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中绝胜”东南第一山


          雁荡山在我的家乡温州,离我家很近,但活了六十多岁一直没有去过,这也好,使我有第一次的新鲜感.

       雁荡山系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北雁、中雁、南雁、西雁、东雁,我们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景点在我们温州乐清境内东北部的北雁。总面积450平方公里,5个景区,景点多达380 余处,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由于古火山频繁活动,使雁荡山山体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称得上是一个造型地貌博物馆。北宋科学家沈括游雁荡山后得出了流水对地形侵蚀作用的学说,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学价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义。

       雁荡山万山重叠,群峰争雄,悬嶂蔽日,飞瀑凌空,怪石嶙峋、洞壁幽深、泉瀑雄奇、梵宇壮观、古木参天,是全国十大名山之一。作为古代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宋时曾有十八古刹,十六亭,十院之盛)。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清人施元孚游览雁荡山十年后提出“游山说”,说的是古代游览山水活动中回归自然,与大自然精神往来的益处,清末学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学”也有类似观点,山水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一大遗产。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荣获"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目前,正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据介绍雁荡胜景可分为灵峰、灵岩、大龙湫、显圣门、雁湖5 个景区,景点多达380 余处,计有102 峰、64 岩、26 石、46 洞、14 嶂、18 瀑、28 潭、13 坑、13 岭、10 泉、2 水、8 门、4 阙、7 溪1 涧、8 桥2 湖、5 尖2 峡等,其中尤以峰、洞、瀑、石取胜。雁荡奇峰林立,较为著名的有卓笔峰、独秀峰、玉女峰、双鸾峰、金鸡峰、双笋峰、展旗峰、巨柱峰、剪刀峰等。

     我们因时间仓促,即使走马看花也游不完这么多景点,只能择其优而游之。 灵岩飞渡的杂技表演:悬空倒挂和飞崖走壁,也很精采,赢得观众的热烈的欢呼和经久不息的鼓掌。不过在我看来,不过如此而已,来雁荡山不是看表演的.在“雁荡三绝”中的灵峰,我们驻足较多时间,从灵峰寺左侧看时,只见一山劈为两峰,两峰恰如双手合掌;据说当夜幕降临时观望,此峰酷似一对紧紧相偎,情话切切的伴侣,在朦胧月色的衬托下观望,却幻化为一对丰满的乳房;再变换一个角度仰视,又好似一只敛翅的雄鹰。所以灵峰又有合掌峰、夫妻峰、双乳峰和雄鹰峰之称。

      雁荡瀑布以大龙湫、散水岩、西大瀑、梅雨瀑、三折瀑等最负盛名。我早年曾听我大姐说过雁荡山奇景,但都已淡忘,惟清朝著名诗人江韬叔盛赞雁荡山的二句诗联:

                           欲写龙湫难下笔

                           不游雁荡是虚生

  至今一直铭记在心,所以对大龙湫瀑布特别感兴趣,非游不可,真是江山全靠文人捧.号称“天下第一瀑”的大龙湫瀑布位于马鞍岭西3 公里处,水从连云嶂下来,单体落差197米,为国内瀑布之最。与庐山第一奇观的庐山瀑布群中最著名的三叠泉相比,还略胜几筹.徐霞客游记中写道,每当大雨刚过,“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雨水少时,瀑布从半空中飘忽而下,不到几丈,犹如烟雾。微风吹来,随风飘转,落入潭中,忽成圆圈,忽成曲线,其状恰似游龙戏水。游庐山人们都说“未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我认为游雁荡则更有"未见大龙湫,仍然是虚生".

       清代袁枚在《大龙湫》诗中盛赞:

                    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

                    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此诗虽写出了大龙湫瀑布高悬的气势,但也留下一个悬念: 五丈和十丈之间究竟是什么样子,看了之后才明白什么水呀,烟呀,水云烟雾呀都不足以形容大龙湫瀑布高悬的气势,李白不愧称诗仙,他在《望庐山瀑布》诗中的两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用来描述此山此水才是最真最美的写照.壮观的瀑布从高处急冲直流而下,真使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雁荡山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可惜李白,苏东坡都未曾来此,如果李白先来雁荡山,那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肯定会是大龙湫瀑布的写真和千古绝唱了.雁荡山的名气也就会家喻户尽人皆知了.也许正是李白的千古绝唱才使后世文人有"欲写龙湫难下笔"之叹.因为写不出更好的句子了.

      朱自清先生写梅雨潭"绿"的时候说:"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说明他对梅雨潭"绿"的感觉第一次还没有,是第二次才悟出来的,不是第一感觉.而大龙湫瀑布,则不需要去悟,一眼看到就有银河落九天的气势.

      我在美国看过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我为之振惊;在西雅图看过全美落差最大的瀑布,我为之感叹;我也看过庐山第一奇观的庐山瀑布群中最著名的三叠泉,我为之赞美,但看了大龙湫瀑布的气势之后,我终于相信"不游雁荡是虚生"一点不假.

      人们总是向往远方的玫瑰,而不珍惜眼前的鲜花.雁荡山就在我的家乡,大龙湫瀑布就在我的眼皮底下,六十多岁了,才第一次去看她,我再一次深深体会到人不远行永远走不进故乡.

      雁荡山,我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