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矿石谈判,已经有太多的评论,事情的发展也越来越不乐观。我们姑且不论世界铁矿石巨头们的霸道、也不论间谍门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不论“中国卖什么什么降价,中国买什么什么涨价”这样的论断是否越来越接近事实,单从中国人由来已久的“窝里斗”“互相拆台”等层面,剖析一下中国企业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明了中国企业的不团结:五个中国华人在马德里开了五家中餐馆。开始的时候,五家餐馆生意都很不错,可是,日子一长,就分出胜负了,其中一家的上座率与营业额远远超过另外四家。于是,落后的四家老板由对手变成了朋友,开始商讨如何撬翻那家先进者。功夫不负“有心人”,先进者果然被挤出了街。如此类推,由三而二,由二至一。最后,四家失去了“阵地”的老板由敌人变成盟友,一致认定那最后的“赢家”最阴险,吃下了整条街的中式餐饮业。于是,联合起来,让“最后的胜利者”也不得不关了门。而最终,大家因为在斗争中泄了元气,均无力占领“空荡的阵地”,结果,中式餐饮就在这条街上消失了。不久,来了两个韩国人,分别开了两家韩式料理,生意都很不错,并且一直经营至今。
有人说,美国是桥牌文化,提倡个人英雄主义;日本是围棋文化,讲究团队合作;而中国则是麻将文化,盯着上家看下家,说白了就是“窝里斗”。所以会产生“一个中国人能对付两个日本人,两个中国人对付不了两个日本人,三个中国人对付不了一个日本人”的怪象。有老外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两个中国人是头猪,三个中国人是条虫。”还有一个更形象的说法:中国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总之,擅长“窝里斗”似乎真的是中国人的一个劣根性。
我们当然理解企业们面对原料不足、面临停产等问题时所经历的苦痛,也从理论上理解其出尔反尔的行为。但为什么,这种互相拆台的情况在与我们同属一个地域并同样发轫于中国传统“儒”文化的日本、韩国企业中却很少发现?
我们讲,没有无故的牺牲,我们也没有立场去要求企业们做出牺牲,但拒绝成为“永远的被动者”,拒绝成为“永远的游戏规则执行者而不是制定者”就真的是牺牲?
想想也是,中国企业间在国内互相残杀的现象已是常态。而且如火如荼的价格战不仅烧红了中国的天空,并且已然烧到海外市场:许多中国企业低价竞争,自相残杀,形成“出口数量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的不利局面,成为关税和技术壁垒之后,制约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又一障碍。当领先他人的机会来临的时候,很多企业“绷不住”而向能给自己带来短期利益的“权贵”低头也就成为必然了。关键是,当我们“自家兄弟”在自家门口互不相让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联合起来共同对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眼前蛋糕的大小,还是未来根本就没有蛋糕?
华旗总裁冯军说:“自己所希望看到的是更多中国企业团结起来‘打群架’”。不过这个“打架”不是内讧,而是希望更多的民族企业联合起来对外。正如冯军所说:“民族品牌本身就是团队,13亿中国人也是一个团队,如果崛起,谁也挡不住。”
2009年8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龙永图说:“同一个行业的企业不要内斗,我们必须解决同行内斗这样的现状, “内斗猛于虎”。我们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在铁矿石谈判的问题上,我们更应该团结起来,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如果没有任何人倒戈,我想,这些世界巨头们也就没有了如此嚣张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