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高管年薪60万,还不算多?


今日《中国新闻网》一篇题为《国资委主任:央企高管年薪并不高平均60万》的文章披露,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九日上午在出席第十一届北京大学光华新年论坛时表示,对于央企高管年薪这个问题,说实话今年的压力不小,但现在薪酬定得并不高,平均薪酬也就是六十万元人民币左右,三分之一是基薪,三分之二跟业绩挂钩,当然有的基薪比较高,但这样做也是有所控制的,为了大企业的持续发展。

李荣融这么说,是想是堵住国人的嘴,让大家今后不要再嫉妒央企高管的高薪了,更不要对央企高管的高薪说三道四。

可笔者还是有疑问,一贯以“为人民服务”为信条的央企高管,年薪拿到60万元还不算高?难道还要和西方的职业经理人比年薪?想效仿李开复拿薪酬吗?

我不知道李荣融眼中的央企“高管”究竟是个什么概念?是否包括央企中层?如果包括,那范围就实在是太广了。如果不包括中层,仅就“一把手”和他的副手们组成的高管群体,就目前央企的经营规模来看,但从薪酬来讲,人均60万元的年薪确实不是很高。

但请李荣融主任不要忘了,央企高管除了年薪外,在如下几个方面,还有比国际化大公司高管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首先,央企的超额利润,更多是靠垄断获取,和经营业绩关系并不大。这样的超额利润,往往又是建立在损害中国老百姓利益的基础之上,如“低工资”的中国,柴汽油的价格却比美国贵;中国人的亲友无论是在美国求学、就业还是定居,电话也总是从美国打过来。国家如此定价,央企的业绩是上去了,央企高管的绩效工资也会随着不菲的业绩而“按规定”涨上去,但对“国富民强”有什么推动作用?央企高管,不需要向西方公司高管那样为利润而苦心经营。

其次,央企高管的职务消费,构成了另一种待遇。现在中国官员的奢侈消费,已经较为普遍,并成为另一种腐败,央企高管就更不例外了,他们虽然是官员,但他们因为拥有企业高管的招牌,更容易过奢靡的生活。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总经理、中国石化原董事长陈同海,每月公款吃喝玩乐达120万。还敢理直气壮地说:“每月交际一、二百万算什么,公司一年上交税款二百多亿。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我想问问李荣融,中石化的利润有多少是靠他们善于经营得来的?难以想象,还有多少央企老总如此挥霍?恐怕不止陈同海一个。

再次,在企业经营、工程承包、设备采购中,央企高管更容易给“特定关系人”以照顾。这点就不用我多说了,康日新、张春江们,在央企恐怕不会太少。央企散落在全国各地子公司、孙公司那些小罗罗们的傲慢,大家应该司空见惯了。

最后,央企高管亦官亦商的身份,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央企高管们的身份,可以说是《公务员法》下的怪胎,这些人可以由官员迅速转变成商人,在央企高管的位置上狠狠地“捞一把”后,又能轻松地回到党政机关做官,迅速由“高管”变成“高官”。而因为央企高管的升迁,并不受《公务员法》的限制,央企又成为某些强人超常规升迁的踏板。

说到底,好事都给央企高管给占尽了,人均60万元的年薪,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去年落马的部级官员专辑:
张春江会成今年最后一名落马的部级官员?
09年11位省部级官员落马,特点也很鲜明
“孙淑义落马”与“中国最快的审判”
陈绍基和王华元,谁牵出了谁?
反腐升级,贵州政协主席黄瑶落马
副主席李堂堂落马,宁夏很委屈
辽宁省人大副主任宋勇,也是边腐边升?
皮黔生被“双开”,天津贪官也不少
真稀罕!朱志刚只贪财不贪色
郑少东供出57名副部?但愿这是弥天大谎
许宗衡案还要牵扯出正部级高官?
新闻链接:
国资委主任:央企高管年薪并不高平均60万
 

首发:http://blog.people.com.cn/blog/template/blog_template.html?site_id=45461&log_id=1263132101479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