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国哪个地方最安逸?【图】


全中国哪座县城最安逸?我推荐四川罗江县。你呢,你推荐哪座县城?我觉得四川是最会享受的地方,而罗江是四川最安逸的地方。我把罗江当作四川休闲文化的样板间来看待的。

                罗江,四川最安逸的地方■ 洪烛

   在四川,我听到的次数最多的一个词,是“安逸”。四川人最爱说的是“安逸”。我最爱听的也是这个词。听着听着,甚至会生出点妒意来:我嫉妒四川人的生活与心态都显得那么安逸。

   当然,这首先要怪我自己,比他们多了几分焦虑。在成都的宽巷子窄巷子连着泡了几个晚上,我享受到成都的安逸,难怪广告词要说:“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我也不想走了。以为这是天底下最安逸的地方了。

   然而到了距成都76公里的罗江县,我发现安逸不仅没减少,反而有过之而无不及。成都并不是安逸的终点,成都市的安逸,离罗江县的安逸,至少也有76公里呢。

   在四川省,安逸无处不在,越小的地方越安逸,越远的地方越安逸。它不仅告诉你安逸是什么,还会让你变得安逸。它不仅告诉你生活是什么(你以为自己原本就懂,其实并没弄懂),还会让你生活得更好,更属于自己。

   安逸不仅是生活,更是在享受,享受一种生活。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在享受的,并不是每个生活的人都懂得享受的。

   譬如我,在来四川之前,原本以为自己已很会生活了,来了之后才发现;还差得远呢,自己根本就未懂得生活是什么,以及什么是生活。先要让自己的心变得安详,生活才可能变得安逸。

   在我眼中,成都的关键词是安逸,罗江的关键词也是安逸。安逸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幸福指数”。成都的幸福指数高,罗江的幸福指数更高——它的环境生态与居民心态,比成都更接近自然、回归自然。

   我之所以敢这么说,敢让罗江与成都比安逸,还在于罗江是四川著名的“文化休闲大师”李调元故里。“调元文化”是罗江手里握着的几张大牌之一,另外还有“三国文化”等等,罗江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雏凤军师庞统以身殉国的白马关,立有庞统祠。

   李调元是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美食家,乾隆年间由吏部文选司主事迁考功司员外郎,历任翰林编修、广东学政,因办事刚正被称为“铁员外”。他生活在家乡罗江的那段时日,既钻研戏曲(譬如川剧),豢养了家庭戏班,还研究和实践了诸多江浙和四川美食,使巴蜀美食文化更上层楼。

   这位既有学问又有情调的四川大才子,一边游山玩水、酿酒品茗,一边吟诗作画、著书立说,将四川人追求“安逸”的情怀挥洒到极致。不管在当时还是后来,仿效者众。

   为纪念这位“休闲派”的文化大师,近几年在罗江拍摄了一系列有关“调元文化”的影视片、专题片,还连续举办“调元”川剧表演大赛,“调元”川菜美食烹饪大赛,“调元”民间戏耍创意大赛等。我这次来罗江,参加罗江诗歌节(这已是第三届)。

   成都有杜甫草堂,而罗江也有资格举办诗歌节的,因为出生在这里的李调元,算是本地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民间的疾苦,被誉为“天才横溢”,不信你就翻翻他的《童山全集》。

   他还撰辑诗话、词话、曲话、剧话、赋话著作达五十余种。可谓“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菜”一样都不拉下的多面手:既写得好诗、唱得好曲,又做得好菜。

   罗江既是诗人的故乡,又是美食家的故乡,既能主办诗歌节、戏剧大赛,还能举行美食比赛,在这里生活能不安逸吗?

   我把罗江当作四川休闲文化的样板间来看待的。

   我到罗江不只是参加诗歌节,还是参观它原汁原味的休闲文化。既是来享受安逸的,又是来学习安逸的:安逸其实是一堂课,一门学问,短暂的享受一番并不难,真想学到手,学到心里去,也不容易。

                    【2010年3月于四川罗江诗歌节】

第三届中国罗江诗歌节剪影

 

   我在四川罗江写的诗 :我遇见了一座美人关■ 洪烛

   中国罗江诗歌节剪影【组图】

   人山人海,文人与美女云集的诗歌节【组图】

 

2010中国·罗江诗歌节上的部分照片(一)

出如画,入有余,大和谐,同快乐         2010中国·罗江诗歌节

第三届罗江诗歌节举行(转贴/李寒摄影)
周艳泓一口气唱了四五首

 

《凤凰涅槃幸福家园》罗江诗歌节隆重开幕


2010年03月22日  腾讯娱乐

 

  3月16日,以“凤凰涅槃、幸福家园”为主题,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厅、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四川省作家协会《星星》诗刊社、中共德阳市委宣传部、中共罗江县委、罗江县人民政府、德阳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承办的2010中国·罗江诗歌节开幕式暨“乡约诗韵罗江”大型音舞诗文艺演出在四川省罗江县白马关倒湾古镇隆重举行。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副主席、原中国政协常委高占祥,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中共德阳市委副书记张金明,中共德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郝跃南,德阳市政府副市长宋玉华,德阳市政协副主席王玉华,《诗刊》社常务副主编李小雨,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梁平等各级领导,国内外文学界、书画界的艺术家、教授、学者及中国幸福家园规划团队、首届全国十大农民诗人等出席了开幕式。
  《诗刊》社常务副主编李小雨代表《诗刊》社致贺词。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宣布2010中国·罗江诗歌节开幕。

  开幕式上对首届全国十大农民诗人进行了颁奖。此次全国十大农民诗人评选是由《诗刊》社、《星星》诗刊社联合组办,由中国作协副主席、《诗刊》社主编高洪波,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社主编梁平,《人民文学》副主编商震等国内著名诗人、评论家担任评委,从全国各地的农民诗人中评选出来的,参与评选的必须是生长在农村的农民。代表罗江参加全国十大农民诗人评选的杨俊富与其余9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诗人分获殊荣。

  著名歌星顾莉雅、解晓东、周艳泓,著名朗诵艺术家殷之光、丁建华等带着自己的作品相继登台,受到现场来宾和群众的热烈欢迎。本土艺术家罗道光竹琴说唱《农民拍戏》,龙敦仁作词、叶鹏表演的诗朗诵《我们是农民,我们更是诗人》等节目更是让现场掌声不断;而罗江本土两大农民诗社针锋相对的赛诗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歌星、艺术家及舞蹈演员数百人一道为现场来宾和近万名群众献上了一场丰盛的视听大宴。

  文艺演出结束后,诗人、画家、书画家一行游览了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千渔欢、春花秋月、百花新村、团堆新村,以清代大文豪李调元故居醒园为核心、以晚清格局打造的调元古镇,参观了罗江县民间诗歌社团云峰诗社。无论是漫步在水绿山青的乡间小路上,还是闲庭信步于幽静楼亭间,艺术家们一路兴致勃勃,意兴盎然,创作出了许多佳作。

  2010中国·罗江诗歌节是继2006、2008年后罗江县举办的第三届诗歌节。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罗江县在复县后坚持“文化立县”的发展道路,不断拓展地方文化内涵,不断促进文化事业发展。5.12地震给罗江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道路、水、电、气设施严重受损。面对灾难,罗江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并以“凝心聚力,三年复兴;南接北扩,八年共荣”为目标制定出《汶川地震——罗江县火凤凰计划纲要》,明确指出灾后恢复重建要精神与物质并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灾后重建取得了较大成效。2009年,继“火凤凰计划”、三大园区建设等一系列大手笔的发展规划之后,罗江不断探寻有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经过缜密思考,响亮地提出了建设“中国幸福家园”的远大目标,以此作为罗江未来10年加快城乡统筹步伐、提升县域发展水平、融入德绵、接轨成都、连线国际的总纲,倾力构建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罗江。

  “中国幸福家园”,以“三生有幸”(即: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幸福家园)为总体定位,以“生态圣地、人居宝地、创业乐园、休闲天堂、和谐城乡”为形象定位,利用10年时间,力争把全县109个行政村都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农村,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公共服务健全、乡土文化繁荣、人民生活幸福的 “幸福家园”。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出入大同”(即:出如画、入有余、大和谐、同快乐)的奋斗目标,把罗江建设成为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县。

  为此,开幕式上公布了罗江县中国幸福家园主题标志、标语、歌曲征集评选情况,揭晓了罗江县中国幸福家园标志、标语和歌曲,并对最佳的设计作品进行了颁奖,主题歌曲最佳作品空缺,浙江温州苏志怀创作的主题标志《幸福之家》,河南新乡许沪新创作的主题标语“心聚罗江,福达天下”,经过多方评定,最终被确定为罗江县中国幸福家园的主题符号而揽获大奖。

  3月17日—18日,本次诗歌节还将举办中国幸福家园规划阶段成果发布会暨招商引资投资说明会;著名诗人赠书仪式暨新农村题材诗歌创作研讨会;诗人、画家、书法家的创作笔会;灾后新农村文化建设专题访问;罗江讲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题讲座;“我爱背诗词”群众广场诵诗会;长啸喊山比赛决赛;诗歌朗诵比赛决赛及闭幕式等活动。 

诗歌节开幕式: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诗歌节开幕式: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