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赖债型通胀诱惑


  应警惕美国等国变相赖债靠通胀来挽救债务危机

  综合有关专家观点,美国可能利用通胀赖债,应警惕美国等国变相赖债靠通胀来挽救债务危机。通胀会让钱的价值下降,欠下巨债的个人、公司乃至政府,负担会因此减轻,这次美国为了救市,债台高筑,预期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将会超过100%,因此,外界认为,预算赤字将迫使美国政府利用通胀来摆脱巨额债务。

  专家指出,近段时间,我们一直在提醒全球中期内存在实质性的通胀上升风险。平均债务期限、负债币种、内债和外债的比例、通胀保护债券的比重等指标均会影响到通胀动机的强弱。通过对上述各因素的总体分析,专家认为,通过通胀来消债的动机由强到弱分别是美国、英国、欧元区和日本,从理论上看,大规模的借贷完成之后是搞通胀的最佳时机。

  决定通胀诱惑的因素最主要的一个指标当然是公共债务总量,它越大,搞通胀的动机就越强烈,主权债务程度与通胀率之间的正向关系被大量历史事实和统计资料所证实。此外,平均债务期限、负债币种、内债和外债的比例、通胀保护债券的比重等指标均会影响到通胀动机的强弱。

  美国经济学家费希尔(Irving Fisher)曾提出「债务通缩」论,费希尔认为,以债务支撑的资产泡沫一旦爆破,负债人的实质债务随着物价持续下跌不断增加,理由是金钱的购买力相应上升,财富由负债人转移至债权人手上。企业在需求不振下裁员减产、被迫削价跟对手竞争,导致物价进一步下滑,形成恶性循环,令经济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美国、英国、日本和部分欧元区国家的公共债务状况都不容乐观。私人债务方面,问题最突出的是美国、英国以及西班牙和葡萄牙,日本金融和非金融企业债券的债务杠杆都很高,欧元区的企业债务率也高于美国。总体而言,这四大经济体内公私两部门的债务都很沉重,都存在实质性的通胀诱惑。

  资料显示,从债券持有人的情况看,欧元区内部互投的现象突出,各国政府债务为区外投资者持有的不多,因此这降低了其通胀动机。相反,美国的债券有50%为外国人所持有,英国为28%,日本则仅有7%。显然,从将债务转嫁给外国人这个角度看,美国的动机最强。除了英国有20%债券是通胀保护型的外,其它各经济体的比重都很低,这大大制约了英国通胀的动机。

  美英两国的债务负担都相当沉重。对美国而言,外国人债权人比例相当高,对英国而言,其央行历史上控制通胀的成绩也不理想(1960-2008年间的平均通胀率和通胀峰值都在美国之上),因此这两个国家搞通胀的动机比欧洲和日本都要强烈得多。

  接下来的问题是时机问题。专家所提醒的通胀风险何时可能变成现实?从短期看,这取决于各国经济周期性复苏的情况。预测今年中期,美国通胀就可能出现,欧洲由于复苏缓慢,通胀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还不会出现,日本则可能还会在通缩中挣扎一段时间,近期不会有什么通胀的担忧。

  经济才回暖,各国就开始制定退出政策,因为全球流动性太过泛滥,万一退出太迟,通胀怪兽可能会再跑出来兴风作浪。亚洲国家特别忐忑不安,因为美国可能利用通胀摆脱债务。所谓的退出,是指退出金融海啸期间所采取的一切刺激经济政策,包括货币和财政政策政策,以及对银行业的救助措施。IMF、G8这么迫不及待,因为它们担心若不提早制定策略,一旦经济复苏,会因为退出太慢而引发恶性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