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台北“双城记”:演绎两岸美丽而优雅的乐章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上海市长韩正六日晚现身台湾音乐厅观赏上海交响乐团演出,随后,韩正冒雨参观夜市,品尝夜市有名的胡椒饼和龙须糖。韩正访台走“庶民路线” 被赞风度翩翩 。
近日,两岸关系两件事值得关注,一是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于2010年3月31日至4月1日在台湾桃园县就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举行第二次两会专家工作商谈,取得多项共识,双方同意,应本着“先易后难、求同化异、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尽快推动商签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程,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为了推动两岸经济进一步深化合作、遵守世界贸易的有关规则而做出的一项具有两岸特色的制度安排,是两岸经济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客观需求和需要。 这是一件好事,是对两岸老百姓有利的事,将在两岸关系稳定发展和两岸经贸关系繁荣互惠的历史上记上一笔。
虽然感觉“两岸商签ECFA”关注度和热度台湾超过大陆,《2009大陆台商实地调查》显示,高达近七成的受访台商赞成两岸签订ECFA,超过七成的受访台商认为陆资入台“对两岸皆有利”。台媒报道,2010年4月25日下午2时起在公共电视新闻台举行,时间总长140分钟,马英九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进行ECFA电视辩论,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说,两岸经贸关系推进晚了10年,须加紧脚步。两岸商谈ECFA有争议,尤其是民进党说ECFA是“卖台政策”,马英九表示两岸签署ECFA是为活络台湾经济。由于两岸预估在6月间就要签署ECFA,已成为台当局既定政策,因此辩论之举行,不会影响两岸推动ECFA的进程。
二是上海市长韩正4月6日上午率团赴台展开4天访问,受到热情欢迎,上海与台北,两岸最有活力的两大城市,两位市长首次对面相坐,促膝交流。当天,上海与台北签署了文化、旅游、科技园区、环保交流多领域的合作备忘录;上海经贸考察团又向台企下了大单。在4月6日举办的“台北、上海城市论坛”上,韩正发表专题演说指出,为了服务参观5月1日上海世博会的台湾民众,并加强两岸交流,5月1日前,总部位在上海的交通银行,将开启人民币和新台币的双向兑换。至于“松山-虹桥”机场对飞,则将“积极推进”。
台北市长郝龙斌表示,两岸标杆城市一同分享城市进步经验,为推动两岸城市更密切合作做出正面示范,也是历史性时刻。韩正的台湾之行被视为历来两岸城市交流中参访团规模、层级最高的一次。岛内评价,大陆直辖市长首次访台,在两岸交流进程中具有指标性意义。 马政府执政快近两年,最深远的政绩就是两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性互动。韩正此时到访,已经为马政府的两岸政策,谱出美丽而优雅的乐章。
借用台湾《联合报》4月6日《双城、双博、双赢》文章结语,希望两市能构建“中国人帮中国人”的模式,“合领风骚五十年”。作者引用狄更斯《双城记》的名句来形容上海与台北的深度互动:“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