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偶得:学思思学循环图


  

近在讲授博士生的《会计研究方法论》和硕士生的《会计研究方法》课程时,总是会向同学讲解《论语·为政》中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念,同时,还将黄宗羲所倡导的读书应有疑,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等观念引入。在此基础之上,我将其构思为一个学习思考链,即学则思,思则疑,疑则惑,惑则解,解则悟,悟则豁,豁则学,学则思……以此提醒并鼓励同学们在进行专业学习与研究时,一定要学会并善于独立思考,一定要有科学的怀疑精神与大胆的创新精神。

一日饭后散步,无意突发奇想,何不将上述构思绘制一个围绕着增加“知识”为目标而不断地学与思的循环图?使同学们便于接受与记忆。于是即绘制了上述“学思循环图”图。

不久前,我院研究生学术活动月正式启动,学术部的同学邀请我为他们做个讲座。我做了个题为“会计思维与会计理论研究”的演讲。该讲座传递的基本信息是,将现代财务会计理论中同学们均熟悉的核心内容归纳为四十个(40= 1-2-2-3-4-6-6-6-4-3-2-1)关键知识点,亦即一个目标、两条标准、两种能力、三份报表、四个假定、六个会计要素、六项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原则、六项财务报告报告原则、六种会计计量属性、四个层次会计信息披露形式、三个时期会计理论发展线索、两类会计科学研究方法和一个会计理论研究结果。然后,将每一关键知识点的内涵要求中所体现的会计思维,转用于指导我们进行会计科学理论研究时,可构成一套特殊的基本观念。

在此次讲座中,正式运用此图讲解科学研究中学与思的循环关系,最终的效果还真可以。现将此图贴出,权做一杯明后清茶,与路过朋友分享。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