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女,年方27,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被我的一个朋友介绍相亲。不巧,对方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两人相见,十余分钟,鸡与猫言,场面尴尬。于是小A急中生智,聊起房子,“衰男”情绪激动,两人话题滔滔不断,共同语言飞增。结果尚不说,但至少场面热闹,令人满意。
如今,没什么比“房价”这个词更炙手可热了,不管有何信仰,什么职业,男女老少都能在此找到共同话题,并且都能聊得十分投机。
小B,男,一名亲戚的孩子,在京工作7年,最近绝望(曾经有一套房子摆在他面前,他没有珍惜,如今当再也买不起时,他追悔莫及,但一切都晚了)。小B正向公司申请派驻长沙分公司工作(长沙房价低,离老家也不远,实在不行可迁回村里故居,方便响应华远任总回农村号召),逃离北京。
3月,“两会”开完,各就各位,一切照旧。房价也是如此,还是涨,涨得更疯狂。北京是一天一个价,房屋中介挂出去的房价牌都懒得更新了。一是,变化太快;二是,老换牌价,打印费不菲,太浪费,不低碳。
媒体自我鼓动调控房价,新华社、人民日报都跳出来发表评论。不过,现在来看,房价上涨似乎并不“过快”, 蛊惑崩盘者不是杞人忧天,就是“蓄意置国家经济于死地”。
好歹房价上涨,至少让地方政府自信心倍增。
北京一季度,卖地收入486亿,同比增20倍,去年房价暴涨全年卖地收入为900多亿。上海也不含糊,一季度卖地收入超500亿,超过去年992亿一半还多。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其它省份没什么好说的,只有勇猛追赶的份。
卖地收入大涨,让地方政府可以干更多更大的事情。
湖北公布12万亿投资计划后,重庆比较保守,公布了1万亿投资计划,江苏计划修建11条铁路,估计山东、安徽、河北还会陆续推出N万亿的投资计划,投资热情空前高涨,一眼望去,哪还有金融危机的影子。
由于房地产投资和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速超预期,中金研究部最近将2010年GDP预期从9.5%上调到了10.5%。10.5%是剔除出口因素后的15年度最高值。
新闻解读:这是80后现实的生活。是我们无法去逃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