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嫁给黄世仁:一种健康价值观的缺失


白毛女嫁给黄世仁:一种健康价值观的缺失

                 李清

一、    白毛女嫁给黄世仁:一股时代风潮

  20091015日《长江日报》报道:《文艺报》资深编辑、著名文艺评论家熊元义到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讲学,和学生探讨流行文化相关话题。熊元义提到,如果白毛女嫁给黄世仁,她会瞬间异化到另个阶层,等手里有了钱,可以再自我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的观点便在年轻人中流行;这表明人们由上世纪40年代对群众疾苦的同情,演变成而今对权钱的膜拜。

  现场,90后女生小谢站起来说:如果黄世仁生活在现代,家庭环境优越,可能是个外表潇洒、很风雅的人。加上有钱,为什么不能嫁给他呢?即便是年纪大一点也不要紧。

文学院蔡姓大一女生的想法让现场一阵骚动:如果我嫁给有钱人黄世仁,可以拿他的钱捐给慈善事业,帮助有需要的人。

现实生活中,美女嫁富豪,“郎财女貌”已成为一种时代风潮,有些女孩甚至公开表示想当明星的目的就是为了嫁个富豪。于是,傍大款做阔太太便成了许多年轻女性普遍追求的最高理想。尤其对时下的大学生来讲,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那种传统的价值观念已悄然发生了改变。

 

二、    不同的社会反应

   有学者指出:现代社会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就是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仅体现在现实的制度和秩序意义上,同时体现在观念和思想框架意义上。谁都能感受到,我们现在正生活在风险社会之中。就今天而言,我们所处的社会转型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制度的不确定性。在制度处于高度不确定性时,任何稳定的预期和判断都难以形成,而且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还表现为毕业即失业等阶层向上流动的阻滞。于是,一系列独特的社会现象随之而生:女性以物质条件,而不是情感、年龄特征作为婚恋的主要标准——这可以白毛女解释嫁给黄世仁的原因;人们用短期行为来防范未来不确定性风险——这可以解释婚前同居、假单身流行现象等等。正是如此,白毛女嫁给黄世仁这类看似荒唐的虚无主义观点,才会成为一种时尚的真实。不得不说,当过去苦难幻化为现在的甜蜜时,必须承认,爱情历史真的贬值了。熊元义说,这表明人们由上世纪40年代对群众疾苦的同情,演变成而今对权钱的膜

面对竞争激烈的现实,年轻人的价值观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把难言之隐羞羞答答第遮掩在背后,而是把对物欲的恋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某些女大学生们在毕业即失业的危机下,寻求富商们的庇荫和呵护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她们最大的渴望。某市一名女大学生在网络上晒出了自己的择偶标准如下:一张文凭、二国语言、三房一厅、四季名牌、五官端正、六六(落落)大方、七千月薪、八面玲珑、九()烟不沾、十分老实。将自己的幸福寄托于婚姻的功利心理,实际是一种不劳而获的思想。这大概亦可算作是曲线就业,可是这种“曲线就业”带来的却是理想的迷失、道德的沉沦。

   但有人却并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对于白毛女嫁给黄世仁的现象,人们大可不必过于错愕,时代改变了,观念也应转变。成熟的财富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只要两人愿意,我们既要为简单闲适的普通夫妻鼓掌,也要为美色与财富结合而喝彩。当然,我们可以做善意的提醒,豪门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嫁与权贵或许会承担更大的婚姻动荡指数,但动辄指责年轻女子功利至上是没有很大的说服力的,反而透出淡淡的酸意。如何从中得到启发增加普通人的财富筹码抱得美人归,倒不失积极意义。
  此外,还有人认为90后新一代确实有着张扬和势利的思考模式,但敢于向传统和教条亮出自己的想法,不唯书,不盲从,本身就不失为一件好事。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合理质疑,勇于创新,一直是中国式教育所欠缺的可贵品质。

当然,如何引导当代学子在思考实际问题、追求时尚和利益的同时,坚守住精神操守,承载起文化担当,立足于高远的人生规划,而不是全部被实用主义裹胁,有待进一步破题。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许祖华认为,白毛女为什么不嫁给黄世仁的观点,是在后现代语境下提出来的。如果仅仅从文学角度看,是对特定历史时期下价值观的颠覆,是不可取的。如果仅仅从当代的生活上来说,现代白毛女嫁给黄世仁是一种个人的选择,是自由的;至于做了这种选择,是否成功幸福,谁也说不清。但他不认为大学生应该这样选择,人的生命价值尊严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创造。

三、现代健康价值观的缺失

白毛女能不能嫁给黄世仁?在不同时代的语境中表达了不同的思想。白毛女与黄世仁本来是阶级文学里的两个人物,代表了两个水火不容的阶级。然而时过境迁,今天的白毛女与黄世仁不再是阶级对立的两个形象,而是成为两个不同阶层的代表,白毛女嫁给黄世仁表达了中低阶层对财富追求和向往的一种方式。那么,对于这种社会现象,我们该做出如何评价?首先,对财富的追求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以抛弃一切价值观的方式来追求幸福,我们说这种幸福是值得探讨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味地追求自己键能上的积累,而放弃康能上的发展,这种做法是不健康的表现。如果整个社会形成了这种风气,那么凝聚这个社会的起码道德标准将会失去,什么尊严、道义亦无从谈起。我们传统的古训教育我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如果我们人人都厚颜无耻地把跻身豪门大户作为一生所追求的目标,那么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这些立身之本将会丧失,我们将会失去自己直立的脊梁,而变成财富和权力的奴隶。

其次,从健康主义思想出发,“金钱+美女”是否就意味着婚姻的最优化模式?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显然对一部分康能上都很健全的男女来讲,“郎财女貌”无疑是最令人羡慕的家庭组合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往往“郎财女貌”的结合都更多的存在着某种缺失。近年来,富豪选美、明星攀亲的报道频频见诸媒体,在无耻文化的包装下,似乎早已成灰的古代帝王又一下子回到了我们身边。这是一种极其不道德的文化现象,在一个少数群体拥有大量财富的社会里,却充斥着强者对弱者的冷酷和漠视。对“金钱+美女”婚姻模式的渲染赤裸裸地践踏了弱者的自尊和社会的良知,它不仅将婚姻——这个严肃的话题庸俗化、娱乐化,而且还将它极端化、神秘化。我们说这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做法,而且“金钱+美女”的择偶模式是否符合健康至上的道德标准还值得商榷。

 最后,在美的审视上,我们通常分为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属于健力,内在美属于康力,只有二者的完美结合,我们说才是真正的美。可如今,许多“白毛女为了博得“黄世仁”的赏识,都往往在自己的外表上下足功夫,而忽略自己内在的修养。另一方面,许多“黄世仁”们往往主要选择的也是“白毛女”的外在条件,而忽略她的内在美。这样便形成了一股追求健力上不断改善的风潮,而康力相应则受到冷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三、    结语

   即便抛开阶级斗争的层面,“白毛女嫁给黄世仁”的社会现象都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一种背离,无论怎样它都不是一种健康的社会时尚。

尽管在就业压力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我们也提倡加强自己能力的建设,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不能靠一些非正常手段来谋取自己肉体上的满足。因此,我们呼吁当代青年应竖立健康的价值观,不要在迷茫中沉沦。

 

补充说明:健康主义认为,广义的健康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即1、遗传基因上的;2、生理上的;3、知识上的;4、价值判断上的。其中12方面的内容属于健能,34方面内容属于康能。所以,健能属于物质的,而康能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健康主义还认为,对于具体某一个人来讲,康能越高,相应对健能欲望的克制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