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获推力 产业“脱煤”之说无异天方夜谭
据多家媒体近日报道,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提速,备受关注的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试验区”)已经上报到国家发改委,即将获批。
刘国宏点评:作为国内最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山西成依靠能源优势获得了高速发展,但长期过于单一的经济结构,使煤、焦、冶金、电力行业对山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这也成了山西经济发展的“死穴”。经过长期大规模透支型、毁灭型的疯狂开采之后,山西省119个县(市、区)中的94个煤炭资源县、市正在沦为“资源枯竭城市”。因而, 在金融危机中,山西省经济出现负增长,成为全国唯一“保八”失败的省份。即使是在经济复苏环境总体向好的2009年上半年, 山西依然我国唯一的负增长省份!从我们了解的情况分析,中央和山西省政府都认为经济结构转型已经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山西获批“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可能性较大,但要象某些媒体妄加臆想的在短期内 “改变经济结构、完成资源型经济转型”、 完成产业“脱煤”、建成“中国中西部能源经济特区”,无疑于天方夜谭。
我们认为,山西经济转型是必然的,中国能源重心西移也为山西经济结构转型创造了良好的契机,目前山西省的确有条件进行结构调整了,但还是需要时间得,更需要在既有产业结构调整逐步过渡。按照山西省政府的规划,到2015年山西的“四气”(煤层气、天然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供气总量将达到120亿立方米。我们据此可以推测陕西在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方式上会发生变化,但不可能“脱煤”。但是,山西可以充分利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金制度加快资源型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可以争取财政返还、煤层气开采、旧有煤矿用地审批权等多方面政策优惠。
山西金融监管部门近日下发的《金融机构支持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六大重点支持领域:即煤炭资源整合项目、全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项目、民营及小微企业、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和低碳产业、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因此,我们认为,除了煤炭资源整合项目,山西的绝大部分传统能源产业依然面临漫漫转型的阵痛和产业“脱煤”的尴尬。
我们发现,在山西区域板块中,涉及煤层气业务的相关公司有国阳新能、大同煤业、潞安环能、西山煤电、兰花科创、山煤国际、美锦能源、煤气化等,但短期内仍无关注价值,尚需政策的落实与基本面的明朗。相反,在山西省经济转型中具有“脱煤”优势、具有“低碳”生产要素的企业却值得长期关注,如南风化工、太工天成、山西三维、亚宝药业、太原重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