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富愈快乐?


愈富愈快乐?

张怡筠


    更多的钱,能为你我的幸福快乐指数大大加分吗?不少人对此似乎深信不疑,所以在职场与商场中,总能见到对丰厚收入汲汲以求的忙碌身影(而很有可能,你和我也是其中一员,哈!)

 

    最近新浪网针对女性做了一个幸福大调查,当被问到“你认为收入占到幸福感的权重为多少?”时,有43%的人回答“收入占幸福感的50%-70%”,而有三分之一的人则认为“收入对幸福的贡献是30%-50%”,另外有13%的人则给出了70%-100%的答案,只有12%的人认为“收入占幸福感的30%以下”,呵呵!可见大家对于金钱都寄予厚望,认为收入的多寡会大大影响自己的幸福感受。

 

    事实真的如此吗?心理学家们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研究,结果发现,我们总是高估了金钱对于自己幸福的重要性。

 

    有些难以置信?别急,让我慢慢说给你听。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是著名的经济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教授在一项极有创意的研究中,仔细地研究了职场人的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他选取来自美国10个不同城市、从事不同工作的374名员工,让他们随身佩戴一个呼叫器,每隔25分钟呼叫器会准时响起,这时他们就要记录自己当下的幸福感水平。

 

    这样的研究不做假设猜测,而是记录实际感受,够精准了吧?

 

    研究最后发现:

    (1)一个人的收入与其一天内的幸福感指数相关不大,也就是说,对这些职场人而言,收入的多寡,对其一天之中的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

   

    (2)收入与负面情绪(愤怒、紧张、焦虑等)有密切相关,这也意味着,比起低收入人群,高收入人士在一天之内体验到了更多的负面情绪(收入越高,不愉快情绪越多)。

 

    为什么我们会高估金钱的幸福含金量呢?Kahneman教授和他的同事指出,这是因为我们被问到收入有多重要时,我们满脑子想到的,都是那些用钱可以买到的好东西(例如:名车、豪宅、奢华的旅游等等),越想就越觉得幸福无比,而容易掉进“处处幸福快乐”的想象世界中,因而给出的答案,就会向上飙升。这种太过专注一点,而忽视真正现实状况的倾向,被称为聚焦错觉(focusing illusion)。

 

    而又是为了什么,越富我们不见得越快乐呢?原因有三:

   

    1)收入攀比,降低幸福感

    研究发现,是我们的相对收入,而非绝对收入,决定了你我的幸福感。也就是说,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我们比周遭的人赚得更多,你我才会感受幸福。然而残酷的事实是,当我们变得富有,来往的朋友们经济水平也相对较高,我们的参照点因此水涨船高,所以自己虽然收入从两千变成两万,但一看身边的朋友个个收入在五万以上,此时我们容易唉声叹气,而非高声喝彩。

 

    2)追求物质消费,幸福感难持久

    我们想赚钱,是希望自己能有能力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而,购买物品所带来的幸福感短暂易逝,而且会出现适应效应,也就是说,刚开始买的名牌物品会让我们很开心,但接着再买的华服名车,就很难再带来同样的兴奋感。而这时你我眼界已开,胃口也就更大,买了一样东西,却会想着还有更好的东西没买。这么做,怎么能有幸福感受?

 

    3)以时间换财富,难获幸福感

    收入增加,我们以为可支配的时间也会增加,但事实的真相是,收入多的人,往往把更多时间花在紧张的工作上,而不是花时间去享受生活。看看那些大老板们就知道,个个马不停蹄疲于奔命,这也解释了为何之前的研究当中,发现收入越高,一天之内所经历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也越多。

 

    所以,越富有,不见得越快乐。即使物价房价居高不下,你我也该在卖命求财之前,先想想是否盲目高估了金钱的幸福含金量。

 

*此文为《理财周刊》“怡筠财情”专栏稿,每周一出版

 

相关阅读:

2010张博士情商夏令营报名进行式~

《张怡筠情商俱乐部》 会员火热招募中!

更多理财情商专栏>>  

张怡筠博士新浪微博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