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时“初试云雨情”? 王溢嘉
“错位误读”扭曲了我们对青少年性行为的看法。
大家都说,青少年的性行为越来越泛滥。08年7月,香港有一份“青少年性行为概况调查”就说,在1200位受访青少年(11至18岁)中,有757位(63.4%)有过性交经验,发生第一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是14岁,有64位表示它发生在12岁或更早以前;受访者平均性伴侣数为4.4名,而多达10位以上者占10.9%。的确是让人怵目惊心,难怪有不少中老年人要大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
但说到“古”,就让人想起《红楼梦》,贾宝玉在几岁时和袭人“初试云雨情”?虽然众说纷纭,不过大多认为不会超过13岁。其实,过去社会流行早婚,13、4岁即开始有性行为者比比皆是;所以,现代的青少年15岁才开始有性行为,的确是有点“不古”――落伍啦!这样说并非要鼓励大家及早开始性行为,而是要提醒大家,我们对青少年的性问题经常发生“错位误读”。
青少年本身也常发生“错位误读”。美国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显示,有31%的13岁受访者觉得他们的同侪绝大多数都已经有性行为,但实际上有过性行为的只有33%,这表示青少年常常“过度高估”其他青少年的性活动;而不管同侪是否真的有性行为,只要你认为他们有,那么你也跟著开始性行为的机率就会增加2.5倍。
但不管是青少年或中老年人,大家对青少年性行为的“误读”主要都来自大众传媒。它们所披露的通常是研究方法粗糙、结果却耸人听闻的报告,譬如前面那份香港报告是来自随机访问街头青少年,其代表性和可信度都很有商榷余地。
其实,发表在可信赖专业期刊、研究方法严谨的报告,告诉我们的往往是另一回事,譬如前年世界知名医学期刊《刺络针》的一份报告就说,现代青少年初尝禁果的年龄并没有下降,各国青少年的首次性经验多发生在15至19岁之间。而另一份报告则说,1990年代青少年的性活动比前个世代反而减少了5.7%。
不管你看到什么或相信什么,它们都很可能成为“自我兑现的预言”。如果能让青少年及中老年人知道,青少年的性行为并没有他们所认为的那样“开放”或“糟糕”,并因而产生“良性循环”,那对大家都可能比较好吧?
欢迎光临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