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隔三差五的“跳楼门”、苏州联建科技的年终奖事件,以及东莞某知名台企因员工加薪未果集体罢工等等,都在昭示着大陆台企的生存之路处处铺险。尤其是,当同一台湾企业、重复爆发同一事件的时候,台企的产业升级、销售通路、管理革命都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头支票。
今天上午,苏州联建科技被爆又有62名员工身中正己烷剧毒,这是4个月内该公司发生的第二起虐待员工事件,也是该公司继“年终奖”事件之后再次受人关注。然而,当媒体纷纷打出《62名中国工人因清洁iPhone 4G屏幕中毒》的标题,人们仿佛没有看到事件背后的台资企业身影,仿佛是iphone在惹祸肇事,其“障眼术”的意味值得深思。
或许是iphone的名气太大,单子够肥,让台资厂商忘乎所以,于是在iphone 4G的期待中牺牲几个大陆员工的利益算不上显眼。但问题关键在于,你已经在众生面前出过一次洋相,那二次犯法定是不可饶怒吧。
或许打着世界品牌ODM或OEM的旗号多年,某些台资厂商自认走在高科技大道上,也想学学欧美日韩,在大陆这个世界工厂里不管死活地赚上一把,那些低端的流水线操作就让大陆工人去承受吧。可是,你得想想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何火急火了要签,那不是大陆在Show,咱们不是要讲对等么,那就顺你们的意吧,可真正对等起来,是否受得了?不是要“携手赚世界的钱”,怎么看起来有些别扭?
或许是2月份的中毒事件中,躺在苏州第五医院的66名工人还不够疯狂,免职掉一个公司经理就足以平民愤,于是乎中毒事件频频再起。可是面对快速发展的世界科技和大陆强劲崛起的经济规模,台商若有抱持油榨成本、相对产业优势的心理来开辟大陆市场,等于绝断此路。
总之,一心追求具体化的台商得转变一下特性,不要自我玩起概念。大中华区、大中华市场、两岸共同市场如此等等,只有两岸诚心诚意,携起手来,才能在大陆这个世界市场中,寻求与国际企业合作的商机,同时为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为何“中毒”的又是台湾企业?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