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实践“进级篇”:渠道
卜安洵
“最佳实践”哪里来?
能否“买”?这是做企业的人习惯的思路。象采购原材料,劳动力甚至技术专利那样,可以“买”最佳实践吗?我想您能做的大概是:聘请专家、购买课程或者最直 接的,买到资料库。如果这样就能搞定,那大任咨询就有全面的最佳实践资料库,而且免费提供给你!
事实上,我们更强调的是:一个企业的最佳实践,只有在实践中产生!任何买来的,借来的或者“偷”来的,都只有放到本企业的实践中磨合才能“效准”成真正的 最佳。比如我们说,招聘时要进行素质测评。那么什么才是适合自身企业的人才测评的最佳实践?是书面答卷,还是在线测评,或者压力测试,甚至采用上心理测试 仪?或者是不同形式的组合?测评主体、流程及测评报告如何要求?所有这些,从名企、名师、名著中都有丰富多彩的样本。而只有当那些样本被自己的企业员工引 入实践和修正,最佳实践才得以产生!
谁在创造最佳实践?是“外来的和尚”?还是“英明的领导”?不,只是员工。正如毛泽东说“谁创造了历史,是人民群众”;我们说,谁创造了最好的管理,一定 是企业的员工。也许高明的领导,不是凡事都去作出指示和要求,而是敏锐地发现员工中产生的最佳实践,并及时、准确地推而广之。
最佳实践的第一创造者是员工,但领导能推动员工创造最佳实践。如何推动?大任的建议是:在公司层面,正式、隆重、全面提出“创建公司最佳实践行动”。就算 是“搞运动”,只要搞得好,出成效就行。怎样才搞得好?三条。一是说清楚。目的、意义是什么?内容、要求是什么?过程、方法是什么?也许您会说,我还真说 不清,那就细心把这篇专栏看完,再不成就跟大任的咨询师多聊几次。二是慢慢来,先抓点典型,作个示范,让员工感觉对改进工作真是个有效的办法。三是给点儿 刺激。不妨设点奖励,谁的工作方法入选公司“最佳实践”,谁会得到物质的、精神的奖励。
但您的企业有多少员工?“全体员工”毕竟是有限的。有限的员工纵然个个是精英,又能创造出多少最佳?那怎么办?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强调内部员工的创造千 万不能盲目排外,闭门造车。任何最佳都只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两类“巨人”是必须时刻关注并深加研究的:一是最具竞争力的同行。他们是如何定价的? 他们是如何降成成本?他们做大客户的?他们是如何做布展的?…二是其他行业中的领军企业,他们是如何招聘的?他们是如何进行研发管理的?他们是如何开年终 总结会的?…研究对方,找到在本公司试行的方法,再转变为自己的最佳实践。这样,企业领导和各级主管是否也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小结一下,实佳实践,只有从员工实践中来,但员工实践,又需要从同行和其他行业的成功者那里寻找标本,发现灵感。
作 者:卜安洵 中国制造业企业管理专家、大任咨询首席咨询师。
Email:[email protected] 博 客: http://www.blog.sina.com.cn/macr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