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走完上半场


本文发表于2010年5月13日《**证券报》

 

控制银行,就能控制房价。这一屡试不爽的手段在这次被称为“史上最严厉调控”中再次发挥效用。细析这次调控的组合拳,不难发现,控制银行是主,住建部、国土部出台的政策是辅。那么,后续的调控之牌,还会怎么出?

 

那要看房价的走势。正如央行要密切观测物价以决定是否加息一样,房价走势决定了后续调控的手段。房价在调控后,会处于一种僵持状态,小跌或小涨的波动都会出现,但政府会观察涨或跌哪个是趋势。

 

如果房地产硬着陆,中国经济二次探底将不可避免,复苏将是W型。这种W型与欧洲的不同,欧洲如果走W型,因由是主权债务危机的大面积蔓延。因此,政府不能容许房地产重现2008年的冰冻状态。笔者曾于2009年7月撰文描述了W型复苏,但恰恰需要指出的是,及早挤压楼市泡沫并使之软着陆,反而能减小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或言之,如果二次探底不可避免,下探的深度也会减轻很多。故而,房价必须跌、且非常缓慢的下跌,应是最佳状态。

 

在这段观察期,住建部、国土部等会不断放风或出政策,但这些政策仍难起根本性作用,只会扬汤止沸,同时形成预期。笔者认为,通过房贷政策来调控已基本用完,即使银行业监管部门继续出台政策,也只是打补丁的实施细则;如果房价在“史上最严厉调控”之后继续上涨,那只会逼房产税加速出台,也即财税政策的登场。财税政策是迟早要亮相的,它不仅是针对高房价的下半场,也是完善财税体制的一部分。按照温家宝总理此前的表述,在他任期的后两年,财税体制改革是重头戏。财税制度改革将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从而减少地方对土地的依赖。

 

如果按上述思路看,针对房地产的调控已走完过半路程。这种调控是针对楼市的,本意是抑泡沫调结构,而非针对房地产股票的,不过房地产股的反应有点过度。例证如下:在“最贵IPO”海普瑞上市期间,其总市值约700亿,竟与万科相当,这再现了股市可怕的“动物精神”。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