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新政满月,中央政府与一众开发商相持未下,彼此角力之间,忽想起,这财力比对之中,恐怕手握2000亿以上硬资本的开发商还要更强大一些呢。
有一个一直隐忍不发的角色,是很值得双方争取的一支力量,那就是地方政府。中央要求它紧跟形势,而开发商们则以感情和利益纠葛为纽带希望它网开一面,二者权衡,而令地方政府至今模梭两可,煞费心机。
地产到了什么时候呢?联系起众多同时间发生的事件,果真是到了一个关头时刻了。CPI在高涨不止,各种灾害在四处涌动,而宗宗人祸也是环环相接,这样一根危情的链条,就在地产新政的旁边延伸了开来,还不知要伸到哪里去。
古有人,写岳阳楼记,称居庙堂之高而忧民,处江湖之远便忧君,体现出忧民忧国的古贤风范,不过,也客观表现出时代的局限性了。毕竟还是集权之下的忠臣达士,总是走不出自由的那一步。于是,便也有了是进亦忧退亦忧的困境,将今日中国时局结合起来,堪称经典妙照了。
中国何时而乐耶?地产何时而乐耶?人民何时而乐耶?
中国若进,何为进步?前景在哪里?中国若退,退至何处?后果在哪里?
地产若进,还有涨价空间么?谁能喊涨?地产若退,退降几成?何处是止?
人民若进,最低工资加多少?人民若退,物价猛于虎,贪政毒于蛇,曷地可依?
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情绪,正在弥漫中国,故中国失乐也。个个相看而不悦,人人相顾而不喜,其为国也,其为企业,其为家室,犹有继乎?
将话头收回来,可作这样一想:于进退之间,寻得第三条道路,庶几是解。而这第三条道路,则既非政治之举,亦非经济之说,而是休养生息的民生回归。自古圣贤,都深知其理,更懂得人治莫若法治,法治则莫若效法于自然之道,故而有生息养民之政,无有扰民之策。今天高企于GDP,强力政绩于地方,力统天下于和谐,广播世界于博览,而忽略济世众小,体恤孤劳,这样的进取妄想,恐怕离终结不远了,而如此求虚荣于世界,恐怕也将最后崩坏于世界之门。而唯独有自然的回归,民生的守护,还自由于人民,方可使我们脱出进与退的局促,跳出GDP悖论和集体的虚荣,到达快乐的彼岸。至于地产,自然不是涨与跌,而是回归于价值,如此,一切得解。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