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的年终考核也太随意了


王攀

近段时间以来,在眉山市彭山县出现一个有趣现象:一些党政机关干部下班后,不喝茶不打牌,改练书法了……18日,彭山县宣传部称,这是该县为更好地学习廉政而在全县范围开展的“手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活动,不但要亲对笔迹,还将与年终考核挂钩。此举在眉山尚属首次,是作秀,还是值得表扬。此事在彭山当地引起了热议。(5月19日《成都商报》)

让干部抄写《廉政准则》,作为一项廉政学习内容和方式,哪怕被说成“作秀”,也难以影响什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一遍总比不抄强吧。所以,如果批评者因此微言大义来,实在没有必要;而且,我相信彭山县的领导再怎么着也不会把它当成反腐利器。

我关注的不是干部抄写《廉政准则》本身,而是将此列入“年终考核”,而且纳入“廉政档案”。如此兴师动众,不知道的还以为《廉政准则》是四大名著那样的厚书呢。其实不然,一本《廉政准则》一共才有3600字左右,就是工工整整地一天抄写1000字,也就是三四天就能完成的任务。这么一项简单的任务,竟然会成为我们干部廉政档案、年终考核的内容指标之一。由此,你可以想象到,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年的工作考核是多么的好过关!

对于职工,年终考核是一年来工作的总结。这里,最起码的是要完成工作任务,然后再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打出不同的等级。恰当的年终考核,按照管理学上的要求,应该有高度,但又不能过高,被考核者踮起脚跟,或者跳一跳,是能够达到的。换句话说,哪怕再容易,也应该让被考核者付出努力才行。但如果将抄写一遍区区3600字左右的《廉政准则》,就可以视作年终考核的指标,那领导干部过关,绝对是真的“不费吹灰之力”。

我相信,彭山县各级干部在2010年的年终考核中,抄写《廉政准则》的指标,一定是全员过关,如果不论书法功底好坏(也没有理由去论),他们此项考核也绝不会有什么合格、良好、优秀之分。换句话讲,拿这样的内容,是根本无法对一个干部作出恰当的考核的。

将抄写《廉政准则》纳入干部年终考核,这说明,领导干部的年终考核是如此随意。事实也即如此,看看干部年终考核内容,什么思想、工作、生活等,很多都是只能形容、不能量化的内容。而像“优秀工作者”这样的年终荣誉,颁给谁不颁给谁,也都多像“排排坐、分果果”,“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质言之,跟年终考核指标一样,仅仅流于形式。

明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坊间讽刺他们“一张报纸、一杯茶,八小时把钱拿”的工作状态。你看,在新闻中,彭山县干部的“挺抄派”,认为抄写《廉政准则》,总比下班打麻将、打牌强吧——抄写《廉政准则》恐怕也只有这样的功劳了。

http://news.sina.com.cn/c/2010-05-19/073117532386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