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阅读:空间不变配置调整,马6摇身一变成A级车


每日阅读:空间不变配置调整,马6摇身一变成A级车

编辑:汽车自修室

 

【牢骚几句:在阅读时,发现不少记者文章被不少记者复制,有时困惑谁强奸了谁。没有自身风格,媒体价值何在】

 

今日优秀文章:

一、《自主品牌海外发展路径:农村包围城市21世纪经济报道 俞凌琳

点评:废话少点,会更精彩。

 

读后感一:空间不变配置调整,马6摇身一变成A级车

在保持马6空间优势的同时,对马6部分配置进行调整,顺势介入A级车市,杀伤力不可小视。

l        第一财经日报 卫金桥 区域差异化了,细分市场也差异化了,主机厂也开始主动挑起差异化。上周,一汽马自达支持经销商宣布:顽强地生存了7年的马自达6将直降3万元。降价后的马6售价跌入14万元区间。14.98万元——这是一个让人颇为感慨的价格。要知道,在7年前刚刚上市的时候,马自达6的价格直逼雅阁和帕萨特。如今,它却屈身和低一级别的思域、速腾“厮混”在一起。

l        一汽马自达副总经理于洪江表示,在睿翼羽翼渐丰后,备受消费者喜欢的马自达6也将有新车型推出。

 

 

读后感二:微车一哄而上成“下乡补贴”后遗症

微车扩厂已成燎原之势,汽车下乡补贴已骑虎难下。现在的问题就是谁买单了。

成都商报 周燃张煜 读后感一:从去年3月开始实施的汽车下乡补贴政策已经执行一年了,短短一年时间微车市场就增加了奇瑞、华晨、力帆、海马、吉奥、陕汽6家新面孔,拉动了微车市场的罕见繁荣。蝴蝶翩翩而舞之际,微车资源也成为国内车市竞争格局剧变的关键砝码,2010年的微车格局正随着市场悄然改变。

 

读后感三: 3G汽车仅仅揭开了面纱

成都商报 张国鸿 今年的北京车展上,上海汽车董事长胡茂源与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共同为上海汽车自主品牌新车———3G互联轿车荣威350揭幕。

 

读后感四:海外市场的竞争主要来自内部

21世纪经济报道 俞凌琳 海外市场的增长率增速跟不上的增长率,导致出口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今年1-4月份,虽然从出口总量上看,前四个月14万辆的出口量与2008年年初的最高点近16万辆相差不大,但排名自主品牌轿车出口量第一的奇瑞与2008年初的出口量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读后感五:中国车企海外喝西北风

21世纪经济报道 俞凌琳 前自主品牌企业的出口地仍局限于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周方裕认为,中国主要针对低端市场的低端购买力,开发了这些区域原本买不起车的消费群体,但这些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面临很高的税务壁垒,这使得自主品牌出口的利润明显偏低,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是被西方的汽车企业所不屑的地区。加上这部分市场还存在着无序竞争,中国汽车为了寻求进入这些地区不得不采用非正常的营销渠道,这说明我国的汽车出口还处于初级阶段。

 

读后感六:中石化的道歉比油品还不靠谱

油品都不行,谈什么人品。

l        中国青年报 记者 王帝 实习生 孙毛宁今年以来,媒体先后报导了香港加气站加气后出现熄火门、河南安阳汽油质量事件、海南问题油事件。频发的质量问题一时将中石化推向风口浪尖。

l        517,中石化新闻发言人黄文生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中石化的成长壮大,靠的是60年来几代人的努力积累的品牌信誉,靠的是消费者的信任和扶持。中石化视产品质量为生命,将以此为戒,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将靠品质引领未来,靠品质赢得未来,靠品质支撑未来,打造百年老店黄文生在采访最后说道,欢迎广大消费者、媒体和社会公众给予我们监督和支持。

 

读后感七:重庆抗战5年,马自达还都南京

l        21世纪经济报道 范文清北京报道  福特持股份额减弱和长安马自达成长后劲,坚定了马自达单飞南京、增加自己话语权的决心。

l        20063月,马自达汽车公司参股长安福特,公司正式更名为“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三方持股比例为:长安50%,福特35%,马自达15%

 

读后感八:通用的胜利,是二三线城市的胜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俞凌琳 上海报道五年以后,雪佛兰终于有了实质性 的突破。2009年雪佛兰品牌仅占总销售的16.4%;一年以后的2010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增长为37.4%。今年第一季度,雪佛兰的增幅高达 221%,成为上海通用三大品牌中增长率最高的品牌。事实上,任剑琼透露,雪佛兰品牌正在加紧对三四线城市的布局。“到2009年底,三、四线网络占我们整体网络的不到30%,目前这个数字已经上升了52%。”而从雪佛兰整个网络增长速度来看,2010年年初雪佛兰网络数量为370家,年底要达到530家。

 

读后感九:扬长避短,韩系车强化二三线城市

韩系车以强化二三线城市,弥补自身中高级车型不强的缺陷。

深圳商报叶恩科  目前韩系车还是凭借低端车抢占市场,中高端产品难以走强是韩系车的普遍特点。在深圳市场上中高级车竞争加剧、价格下压中级车,韩系车“低价高配”的优势已开始弱化。中高级车的销量上不去,如果厂家对于深圳市场的战略关注再放于“二、三市场持攻势,一线市场持守势”的态度,国产韩系车在深圳可能面临“边缘化”的趋向,前几年积累的优势难免被坐吃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