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媒报道:FnC可隆集团的中国上海公司28日收到韩国一家服装出口公司发来的高尔夫服装后,用人民币支付了20万元(约2.9万美元)货款。
平时和韩国中小服装企业交易频繁的FnC可隆集团此前一直用美元支付交易货款。但是,接近交易货款3%的兑换手续费着实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该公司的一位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地使用人民币标价出售,但货款必须用美元支付,所以必须承担(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的)手续费,对汇率差价存在很大担忧。我们打算今后继续用人民币结算货款。”
人民币首次成为韩中贸易的结算货币。在上月进行的中日贸易中,人民币也被用作结算货币,由此可以看出,人民币将以东亚地区为中心逐渐浮升为跨境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
友利银行中国有限公司29日表示:“友利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月获得人民币结算银行资格后,首个交易企业FnC 可隆集团已利用人民币结算了交易货款。”
客户可通过韩国友利银行在友利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开设的账户进行人民币贸易结算。中国贸易企业向该账户存入人民币,韩国友利银行收到这笔钱后,再向韩国企业支付人民币。友利银行中国行长金禧泰表示:“收取人民币作为结算货款的国内出口企业也非常满意。人民币结算的优势在于汇率稳定,汇率风险同美元和欧元相比较小。”
在此之前的上月25日,中日两国也完成了两国贸易史上的首次人民币结算交易。日本大型油墨制造企业——日本油墨化学工业公司(DIC)在中国的生产工厂当天通过东京三菱银行的中国公司,用人民币结算了发给日本总公司的交易货款。
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去年7月将上海、深圳、东莞等五个城市指定为试点,用人民币代替美元作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但由于人民币贸易往来主要集中在香港、新加坡和东南亚国家,因此,截至今年一月底,全体交易货款仅达100亿元人民币。
中国目前正考虑将韩日两国企业较多的宁波、青岛、威海、烟台等15个沿岸城市追加指定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在与这些国家的交易中用人民币代替美元。
可用人民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的外籍银行也大幅增加。截至目前,友利银行、日本住友银行、汇丰银行(HSBC)、香港籍东亚银行等13家银行被指定为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银行。
产业银行目前正推进在中国当地发行用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如果韩国银行在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将进一步拓宽韩中之间使用人民币的交易基础。
韩国驻华大使馆财经公使参事官刘光烈表示:“在人民币有望升值的情况下,目标指向中国内需市场的韩国企业对人民币贸易结算的需求大幅提高。即使现在不能完全代替美元,人民币也将迅速浮升为东亚的国际结算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