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笔者的这篇回忆博文,能对您以后的股市投资有所借鉴和参考帮助。)
伴随A股潮起潮落,差不多也快20年了。
随着“519行情”纪念日的临近,忽然忆起了过往的几次政策底,简述如下,或对广大中小投资者有借鉴参考作用。而每一次大的政策底又恰巧与大的市场底浑然一体;换而言之,每一次大的市场底出现时,也恰是利好救市政策出台时。
第一次是1994年7月29日的325点大底。
在91年5月到92年5月,上证指数由104点起步,在连涨13个交易月后,股市在亢奋中于1429点停止了首次上涨脚步;之后,又连跌5个月,直到92年11月触底386点后复又上行,并与93年2月创下1558点当时历史新高,随后便步入了A股历史上首个大熊市。这次熊市的基本面特点是:经济紧缩、股市大扩容。记忆犹新的是,在下跌到一半位附近,曾遭遇三次所谓“777大底”抵抗,即93年7月的777点、10月的774点和12月的770点,时间跨度近半年;每次跌到770点区域,似乎就有一只“无形手”托起。然94年春节后,这一“777大底”如同纸糊,很快便被无情下跌击穿,这一跌,便是月K线“5连阴”,直跌到7月29日325点,创出有史以来月K线中的连阴最高纪录,至今,除了04年4月1783点的那波c浪初期再次出现月线5连阴,也仅是和其“平手”外,再也没见这般惨烈的景象了。
7月29日那天是星期五,天气也是格外炎热。我那天特地骑了一个自行车,连跑了周边10多个证券营业部观察,那天股市真可用“还剩一口游气”来形容,所到营业部均门可罗雀,已无几人看盘,待在营业部的稀稀拉拉股民,也只是无聊打牌而已,有几家营业部干脆连空调也关了。那天行情在低位几乎呈一条水平线,股指由335点跳空低开,最高338点,最低325点,收于333点,上下波动仅13点,跌幅为-1.73%。
指数由1558点下跌到325点,那是什么感觉?单指数就下跌了约80%!经历过那次下跌的早期投资者,再看后来的每次熊市,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惨烈萧条到什么地步?说起来或有人不相信,有的营业部7月29日当天一笔买卖交易都没有!
那时期,一批较早熟悉技术分析者,风险意识强的已在1250点上升通道破位后选择离场,反应稍为滞后的,也在“777底”破位后明智离场出局,回避了之后惨烈的下跌;然大多数股民深套其中,一批“小聪明者”仍不问趋势地“T+0”盲目进出,最终耗尽了所有“子弹”。
笔者曾认识一位早期倒卖外币的股民,入市时数十万,每天倒进倒出热衷“T+0”,那波熊市出局时仅剩一辆三轮“马自达”钱了,为生计所迫,干起了三轮营生,连再当外币黄牛的本钱都没有了。时下又有不少股民突然又热衷提议恢复“T+0”交易,殊不知,“T+0”交易对少数精明者确有若干便利,但对大多数中小投资者而言,那更是“吸金大法”;因为不问趋势交易者,终日在江湖上淌水,不仅交易成本大,最终也会被江湖潮水淹没的。
正是在那样的惨烈市况下,1994年8月1日,管理层推出了“暂停新股发行、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俗称“三大利好”政策,当日股市上证指数便暴涨111点,涨幅达33.5%。
325点,也由此形成了中国股市首个政策底,随后经33个交易日,股指由325点上涨到1052点,涨幅超过了300%。
第二次是1996年1月19日的512点大底。
95年3月27日,发生了著名的“327国债事件”,那时债市与股市的资金争夺非常明显,事件发生后,反应迅速的投资者立马全仓买进股票,记得证监会发布了一个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通知,股市受其刺激鼓舞,又一次出现暴涨井喷,由于过度疯狂投机,三天后便在926点嘎然而止。之后便展开了abc三浪调整,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年我曾在省电台里,交流了切线研判的a浪低点610点与b浪反弹的高度在790点附近。后股指果真在780-790区域形成反弹“三尊头”后展开了c浪下跌,这一跌,就跌到了96年1月19日的512点。
股指跌到了500点区域,股市的各项功能又再度受到了挑战。这一次,管理层启用了《人民日报》舆论,发表了证监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三大政策”,并连续推出了系列利好呵护股市。
这一次股市政策底对后来股市的影响极其深远,由长虹、海尔、深发展、深科技等一批当年绩优股领涨股市,且涨幅惊人;也是中国股市价值投资理念的萌芽与开端。
512点这次政策底,由于多重政策利好呵护,市场人气得已恢复,外围增量资金也不断入场,股市狂热又复出现,乃至管理层连发十多道“金牌警示”,都未能遏制住股市疯涨的势头。12月人民日报又发评论员文章,交易所亦宣布开始实行10%涨跌停板制度,12月16日当日还曾出现过指数跌停(所有个股跌停)的罕见景观,股市这才出现一次短暂的较大的调整。
不过,当时的市场人气仍很充沛,期间邓公去世消息传来,97年2月20日股市再次以870点全跌停板开市,但很快便被打开,逢低买进者众多,尾盘更以红盘报收。这之后又连续上涨55个交易日,刷新先期新高,直到5月冲至1510点。面对市场再度充斥的狂热氛围和高度投机,管理层只得动用上调印花税、增加新股发行额度、严禁银行资金违规入市等“利空组合拳”,方才促市场降温。
第三次是1999年5月17日的1047点大底。
这一次便是后来人津津乐道、非常怀念的“519行情”。
96年5月1510点开始下跌后,期间还伴随97年特大洪灾和亚洲金融危机双重夹击,到97年9月a浪跌至1079点后,曾顽强出现跨度8个月的b浪反弹,至98年6月1422点宣告b浪结束而展开与a浪基本等长的c浪调整。98年6月4日这波b浪筑头当天,我在报纸上明确提示了见顶风险,文章是3日所写,春节时我便在报纸撰稿指出此轮反弹高点位于1420多点(形态量度涨幅目标提示),6月3日所写分析中更是斗胆用时间周期分析6月4日就是见顶日,此已在博文中回顾过,就不再赘述了。
C浪调整总是惨烈的,亦如今年以来眼下的市况一样。当年这波c浪曾于98年8月、99年2月和5月三探千点区域,个股轮番下跌,市况再陷一片低迷和萧瑟的氛围。
政策底导火索又来了,5月19日,证监会推出了“改革股票发行体制、允许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等六大利好政策;记忆中《人民日报》亦发表社论吹出暖风。市场也再次呈现“干柴遇烈火”状,压抑已久的多头激情再次迸发。
那时适逢美国“网络股”高涨行情,当日以综艺股份、上海梅林为首的科技网络股率先领涨,市场也骤然升温,成交量逐日有效放大。一批精明、敏锐的市场职业炒家,在搭准政策脉搏后,有的提前布局潜伏,有的放胆一搏向券商融资(当时称“透资”),在这波行情中赚得满盆满缽,之后或买房置地,或资金转向实业,或成为了资本大玩家。
“519行情”延伸到2001年6月,直到管理层推出“国有股减持”的重大利空,市场方从2245点逆转直下。
这一次头部形成后,除少数对基本面和技术面都有充分清醒认识者,在2100点上升通道下轨线被击穿后成功突围离场外,大部分反应滞后的中小股民,再一次“沦陷”其中,且愈陷愈深,即便是07年创出了6124点的历史新峰巅,且有股改对价,那一批追逐网络股高位站岗者,如没低位补仓,至今也无人换岗无法解套。
“519行情”创出了当时股市历史新高,市场疯狂和投机泡沫也达到了极限,尽管之前吴敬裢老先生已以“股市赌场论”,警醒忠告中小投资者股市风险,但无数股民已被炽热的牛市行情冲昏了头,失去了应有的理性。最终,A股市场与美国网络股破灭一样,走上了回归理性的漫漫熊市之途。这熊之旅程,一走就是长达四年之久,直到2005年股改启动后;无数股民再次为疯狂投机付出惨重代价。
第四次政策底,便是2005年6月6日998点大底了。
“519行情”因“国有股减持”而曲终人散,期间04年1783点起始的c浪下跌,同样市况惨烈,触目惊心。“519行情”中后期引来了无数新股民的加入,社会上银行资金也来了一次大搬家运动,由于这批新股民对市场风险毫无思想准备和认识,故随后的大熊市所带来的股民伤害和社会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
此次大熊市的股民众生相,我已在起点小说网的《风狂雨急》股市剧本小说中多有描述。
不仅是股民,由于交投清淡,整个证券业亦很受伤,那四年,证券业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萧条时期;不少证券公司甚至频临破产边缘。
05年股改行情启动之底部低点,虽出现在6月6日首批股改公司投票日的998点,但真正的系列利好政策推出,却是在7月11日凌晨;之前股指短暂反弹后于7月首周又逼近了千点关口(1017点)。6月初,笔者多重研判后,曾在媒体撰文指出,熊市已告结束,“新一轮牛市曙光已就在眼前!”然股指探底998点起来后,仍欲涨还跌,这令笔者忧心如焚,7月10日晚,我几乎通宵未眠,并在营业部办公室打了地铺,强烈感觉即将有利好政策出台,一次次在各主要新闻、财经网站上搜索,并终于在凌晨两点左右在凤凰卫视网率先看到了系列利好消息的出台!这则“稳定市场和推进改革”的系列利好政策稿件,本是新华社的通稿,却被香港凤凰卫视在当日凌晨抢发。我把消息汇编整理消化后,直到窗外东方发白,才躺在地铺上稍息了一两个小时。
股改因是制度上的变革,对中国股市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故这波政策底催发的行情也是史无前例,市场上涨跨度同“519行情”一样,也运行了两年之久,也再次吸引了又一大批新股民入市,并与07年6月6124点画上了这波大牛市的圆满句号。
在这波股改行情中,各券商营业部由原来的冷落清淡,变得骤然人声鼎沸,各家门前窗口都迎来新开户股民的长队。又一大批新股民蜂拥而至,这批新股民的增量资金,加上老股民的新拨资金,承接了一批又一批“中小非”减持,市场成交量过千亿,已是寻常事,造就了成百上千个上市公司大股东步入千万、亿万俱乐部一族;广大中小投资者中,仍除了少数聪明理智的股民获得了超常投资收益,落袋为实外,大多数浮躁盲从者又在后来的大幅下跌中,不仅吐光了利润,且重复以往的故事,贴上了老本、深套其中。而眼下的这波c浪下跌,更令他们雪上加霜、痛心疾首!
第五次在那里呢?暂时还是个问号,以下笔者试着探讨。
08年底,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出台了提振经济的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制定了宽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股市也在6124点到1664点的垂直暴跌中获得喘息,并展开了一波持续9个月的修复性回升行情。本次由09年8月3478点启始的下跌调整,已完成了3478—2639点的a浪下跌,也走过了2639—到09年11月24日3361点的b浪反弹,目前又一次在惨烈的c浪调整运行中。
面对今年预期中的宏观与政策变化,基本面分析者早已在去年底3300点区域选择了回避风险;技术面分析者也在1月20日股指击穿前期大三角形下轨线3150点区域后出局观望,这两类基本都属理性冷静的投资一族。然广大中小投资者中,许多浮躁盲动者和反应滞后者,又一次深陷c浪下跌的泥潭中!在股市的逐波走低中再次损失惨重!
历史虽不会简单重复,但历史往往又惊人相似!而历次大的政策底,每每都与技术面大的市场底巧夺天工般地吻合。
这种技术面市场大底特征有:(1)所有日均线形成全空头发散排列状;(2)形态或波浪目标完成最小量度跌幅目标,市场c浪下跌惨烈;(3)市场一片悲观绝望、怨声载道,人气恐慌;(4)成交量极度萎缩;(5)新股破发潮集中涌现,市场融资功能受到挑战;(6)底部低点往往在重要高低点的神奇数列时间之窗落定出现。
这里,笔者再简要回顾一下上述几次重大政策底和市场底天然合一出现的时间之窗:325点发生于之前92年11月重要低点386点的21个交易月;512点落定于95年5月重要高点926点后的第8个交易月;1047点出现在97年9月重要低点1025点的第21个交易月等等。
有关费氏极数神奇数列的时间之窗如何研判,我已在一篇博文“神奇的股市比萨饼”中专文详细交流,可参与本博。
笔者已多次提及,今年7月是6124点的第34个交易月、也是1664点后的第21个交易月;而7月最后一周又是1664点后的第89个交易周(8月首周又是6124点的第144个交易周),多重费氏极数重叠汇集于7月底,届时市场是否又会神奇地打开“时间之窗”,出现技术底与政策底的同振共鸣呢?人们不妨拭目以待。
股市征战,同样讲求“天时地利人和”致胜三要素,而随着市场的大幅下跌和风险的充分释放,相信理性投资者已开始兴奋关注,而欲准备下一波中线“抄底”者,仍建议在2500多点(形态下跌最小目标位于2505点、c波最小量度下跌目标位于2522点),以10—30%仓位范围内开始布局潜伏,整体出手还是要耐心等上两个月,待时间之窗果真再次打开、或再次有利好救市政策出台、或趋势明朗后,再行介入。
需要指出的是,最小量度跌幅目标,仅是技术面事先给出的最小调整目标,而非实际终极目标;故投资者当有充分心理准备。从中长线角度观察,2500点及之下当属市场风险释放的价值区域了,即便股指挫至2100点,一波20%的中级反弹行情,也能解套收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