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重建的几个难点


玉树重建的几个难点

      三次去汶川,其中第二次和第三次观察的重点是“重建”的难点与实际进展。

     去玉树之前,我曾下意识认为,玉树重建要比汶川重建容易得多。理由是,绝对受灾人口和面积都要比汶川少得多。

     到了玉树极重灾区的结古寺,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也就是说,若以同等受灾人口、面积相比,重建玉树的困难比汶川大得多。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材全部要靠外运,成本惊人。我们在玉树州委了解到,光是建材从西宁运至玉树850公里的运输成本,就使得玉树重建的每平方米价格高达1600元。这比汶川600-700元一平方米的价格高出了1000元!

     二、汶川重建,面临山区平地难寻的重重困难,玉树乃弹丸之地,而且也是山谷之间,人口更是密集,腾挪空间少得可怜。这个将在另文中叙述;

     三、几乎百分之百的建筑都要推倒重来。玉树地震一个月后,我们把结古寺的上上下下跑了个遍,感觉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重型机械不够,也缺乏施展的空间。废墟处理的进度感比汶川慢得多;

     四、由于地处海拔3600米的高原,无霜冻的施工期很短,只有五六个月,在时间上为重建造成了巨大麻烦;

     五、玉树人口的民族分布是藏族占97%,其他为汉回等族。因此尊重藏族同胞的生活习惯,包括他们对本民族传统建筑的样式格局偏好的尊重,这决定了不可能用一张或几张建筑图纸就能进行“批处理”,这更是玉树重建的难中之难。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