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智能电视:放大版的一体化PC?


日前,在旧金山Moscone会展中心举办的Google I/O 2010大会引来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在本次大会上,Google发布了自己新的Android2.2操作系统,推出了Chrome Web Store,但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宣布即将推出其与IT与娱乐设备大佬英特尔及索尼合作的Google智能电视(有的又称网络电视),当然除了这两家之外,还有罗技、百思买Adobe等助阵。但笔者认为声势的浩大并一定代表产品的未来,尤其是对于Google智能电视而言。因为它无论从配置、应用模式看,几乎与人们使用的PC无异。

 

既然是一个设备,那人们最关心的就是它的硬件、软件及应用。那么看Google智能电视的硬件,核心处理器采用的是英特尔的Atom(凌动),并且带有GPU(显示芯片),当然,必要的时候可以外接键盘和鼠标(最好用个Google合作伙伴罗技的),此外,还有Wi-Fi和以太网络、HDMI接口、I/R感应器等;软件是Google的操作系统及Chrome浏览器,自然所谓的电视观看及一些其他的应用要利用Chrome来完成(需要Adobe的配合),至于应用,也就是利用Google的搜索框(已经内置在Google智能电视中)来搜索网络上电视、视频等节目,据称可以达到100万个频道,但笔者认为说是100万个视频或电视台的视频节目链接可能更恰如其分。

 

不知道看了上面Google智能电视,使用过PC的人是否会有似曾相识,或者是几乎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感觉。不过按照Google在其I/O 2010大会的说法,差别肯定是存在的。首先就是屏幕要大,那么到底是多大,似乎并未像外界透露。但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和目前的电视相当吧,而现在电视的屏幕一般都在 40英寸以上。不知道网络视频的内容放到至少这么大的屏幕上会给用户什么样的视觉体验。但PC用户目前主流2030英寸的显示器,如果不是高清视频的话,有的甚至不是蓝光的话,如果放到满屏观看,真的谈不上什么视觉体验了。这意味着,如果Google智能电视不能提供蓝光级视频内容的话,其视觉体验与现在的所谓电视无异,可能会更差。这可能也是为何Google智能电视的合作伙伴中有索尼的缘故吧。

 

既然提到高清视频,通过网络传送的高清视频需要多大的带宽?要知道既然是电视,其用户的数量应该超过PC才是。试想一下,如果用户同时在线去收看一个实时传送的高清视频节目,那给需要怎样的网络带宽才能满足?恐怕电信运营商要彻底崩溃了。还有就是随之而来的用户使用Google智能电视的成本。流量(高清视频)的费用是肯定要收取的(也许有的内容是可以免费提供的),笔者认为,用户使用Google智能电视的成本要远远高于目前的电视是必然,而且这成本不是一般的高。此外,从公布的消息看,似乎Google智能电视没有存储介质,那么用户只能在线观看吗?还是需要额外购买存储介质来下载呢?无论哪种形式,最终都会导致用户使用成本的增加。

 

还有就是使用的方式,Google智能电视需要用户在搜索框中输入相关的视频内容进行检索,笔者相信Google的搜索技术,未来也会有什么更简洁的语音搜索,但至少目前输入搜索仍是主要的方式,与现在的电视一键定台,Google上述的两种方式都没有它简便和快捷。更重要的是,这完全是PC的应用模式。

 

更令笔者不解的是,Google竟然拿所谓的可以玩在线游戏、FacebookTwitter等当今热门的互联网应用作为其智能电视的又一个所谓的卖点。谁都知道,现在人们最担心的就是互联网对于个人隐私的侵犯,即使是在家中,谁会愿意在一个50英寸的大屏幕上清晰地去显示自己在FacebookTwitter上的内容和自己的操作,所谓全家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教育背景等)一起在智能电视前玩网络游戏,这样的几率有多大?其实笔者认为,电视作为家庭成员最易达成共识和一起分享的娱乐平台,当更注重个性化和隐私化的互联网的应用引入之后,恰恰不利于它的普及。在这点上,Google似乎犯了大忌。

 

最后就是价格。Google的智能电视到底多少钱呢?是比电视贵,还是比PC便宜?定价策略是按照电视的标准,还是PC的标准?总之定价对于Google的智能电视也很关键。

 

说了这么多,并非是说Google智能电视就一定没有前途,只是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变数太多,而Google也并未很好地在这些变数上给与外界更合理的解释。不过笔者在看了Google智能电视发布的信息后,只想问下Google,如果现在的PC一体机的屏幕再大些,而Google自己的智能电视的屏幕再小些,Google的智能电视不是和PC有很多的交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