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19:祸害别人
○许石林
昨天我看到一条新闻,说是《新三国》要在日本播出。现还未播,已经在日本观众中引起“三国热”了。看到这条消息,我的小心灵受了不小的刺激:咱们真的具备了祸害别人的实力了?
近几年,凡是拍中国古代题材、拍人们熟悉的古代题材而胡乱编造的影视剧,一旦被批评歪曲胡搞、瞎编乱造,片方就说是为了打海外市场,因为外国人不懂中国的传统、不熟悉中国的文化、不知道中国人的约定俗成、也不了解中国人的情感方式,因此只有用外国人能接受的熟悉的东西去祸害他们。
凡是说到这个肮脏的动机,不但激不起中国观众的警觉与反对,反而会让许多中国观众松一口气:啊!原来是去祸害外国人呐!去吧去吧!多挣几个钱儿啊!好像当年被八国联军侵略过留下的那点儿仇恨,就指着这恶心的影视剧去找补了。
凡是有这种心态的中国观众,在这里无不像无道德底线的造假团伙成员一样,其心可诛。
别跟我说韩剧就是胡编滥造,不也在中国有市场吗?此话虽傻虽弱智,但却是不少人的生存依据。在下问一句:别人是禽兽的话,咱们非要力争做禽兽不如才不算吃亏?还有那种比上一句弱智毫不逊色的弱智:不就是个娱乐嘛,干嘛那么较真儿?这就是典型的乡原!这种乡原意识在《新三国》放映期间,绽放出了许多恶毒的花朵,还结籽散播了呢。我原来以为小孩子们不懂事,也没有接触过多少三国文化啥的,说几句浑话,不足为奇。后来发现有些老贼也持这种该杀的心态,有的老贼行将就木,棺材盖儿都打开晾着了,有的还自诩做过一辈子教师,居然也是这种乡原心态和王八蛋标准!我昨天特意去寺院请高僧给俺嘴巴开光,在这里郑重地诅咒:这种老贼必不得好死,死了也不必火葬土葬,直接喂狗,给他狗葬得了——只是让狗受委屈了。
戏剧界有一句话:一代观众,一代演员。就是说,一个时代有什么样的观众,就会应运而生什么样德性的演员,观众太次,演员必好不了,观众太讲究,演员也必差不了。为什么?因为观众太次,不讲究,太乡原,好演员就无法生存,劣演员必然淘汰好演员;再者,观众太次,太乡原,也不配好演员好戏伺候,你把好戏给他,他还没那福份享受,他还虚不受补呢。观众很讲究,也会讲究,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要什么,二知道自己不该要什么、能要而不去要什么。二者缺一,都算不讲究和不会讲究。
现在有这样讲究的观众吗?肯定有,但也肯定不占主流,否则一个商业操作下的电视剧,不会不顾忌很讲究的观众要求和标准。正如我评论张艺谋的《三枪》:他料定你观众就是那么不讲究,所以才给这么不讲究的货色。《新三国》也一样,知道你观众主流就是没文化、没有被自己先辈创造的文化化之、你也就没有对文化的珍重敬畏之心,所以就乱搞。就是说,编导乱搞是你们观众让乱搞的,只有乱搞,才能与不讲究的观众鱼水和谐呀!
问题是,乱搞出的货色,真要去祸害日本人去了吗?我对日本不了解,凭借零星获得的八手资料和信息,感觉日本人中当然有比咱们这儿还烂还乡原的观众,但是日本人或者的文化中,也不乏对事物怀有敬畏之心的人和文化成份。把别人尽量往处想吧——据说许多日本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喜欢,对三国人物、三国文化也很熟悉,那么《新三国》去祸害日本观众,会不会引起日本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和反感?当然,您可以不管别人的反应,您本来就不在乎别人的正常反应,只在乎别人的钱包反应。问题是,作为一个商品,你该不该给你的买主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你祸害自己国家的观众不说,还要去祸害别国的观众,这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何异?
都说文化是软实力,可你《新三国》绝对不算文化,哥就看见你的软了,没看见你的实力。
为什么说《新三国》不是文化?因为就目前看,它整体上粗鄙无文、且张扬极其反动的价值观,即他们所说的新的价值观和给谁正的名。
反动价值观,今天不说。只说这粗鄙——
昨天我是在一个酒楼的包房,和朋友们吃肉喝酒,同时像流氓看小妞一样乜斜着眼睛看“舌战群儒”和“智激周瑜”两集——现在已经不能用正眼看《新三国》了。身边朋友们不断笑骂,我因为心怀阴险,用心比他们专注,所以不怎么说话。可我发现别人的品评都比我激愤——神啊!原来俺是厚道人儿!
不过这两集,虽然也有雷人话语,但不算多。就是疲软拖沓,极其幼稚——比如,你说那老太太大晚上的睡不着,拎着有上百斤重的金属龙头拐杖出来干嘛?就是为了听那个脸上表情随时都像会哭出声来似的孙权,说那几句表决心的话吗?这个孙权,选得比诸葛亮还失败。我期待他赶紧粘上胡子,把眼角往上勒一点儿,像个江东英雄的样子。这些孩子在戏剧学院或电影学院,不好好练嗓子,说话声音虚飘,不松弛不通透,气息不稳,对谁说话都像卿卿我我,让他使点劲儿发个狠吧,他一准儿就嗥上了。曹贼那“杀猪腔”就是这么来的。
鲁肃说诸葛亮有一条肉舌头,当场就有人笑爆了:谁的舌头是铁的?啊——我想起来了:有人在长坂坡那一战,对逃亡中的刘备说赵云反了,投奔西北而去,肯定是投曹贼去了。刘备咆哮:“不可能!子龙与我患难相交,心如铁石!”在刘备看来,“铁石心肠”是很忠诚的,跟一般二般的人理解的不一样,所以鲁肃才特别说“肉舌头”?
我在想,要是在后期制作的时候,能把陆诸葛的眼睛让谁给PS一下,即换成另一个人的眼睛,这个诸葛亮拎着他的肉舌头去舌战,就更接近靠谱了。他走进江东文官待的长廊,其眼神,脸上的表情,太轻飘,像是女婿见丈人面试那种,没有从身上透出一股力量,所以出他虽然词儿背得挺利索,但不是诸葛亮在舌战,是一个中学生在背书。
舌战群儒,包括后面的智激周瑜,说实在的,能拍成现在这样的泔水味儿,已经算是成功了。因为上面说了,在当今这种主流观众不讲究、粉丝们除了会意淫偶像啥也不管的娱乐氛围里,你真把靠谱的诸葛亮和周郎拍出来,一定有人虚不受补,觉得不好看呢。
陆诸葛激周瑜,说曹贼跟南京那个教授一样,喜欢换妻,专门找别人的老婆。你江东两个美女,大小二乔有“伯牙叔齐之才”——此话一出,把俺雷得筷子震到了桌子上了,俺捡起来又仍到地上。记得前面周瑜和孙策两个流氓去竹林寻访“天上人间”,见到了大小二乔两个姑娘,是谁说的这俩姑娘弹琴,有“伯牙子期之才”,怎么到了陆诸葛这儿,二乔成了有“伯牙叔齐之才”了?就算后面换成叔齐了,请将前面换成伯夷好不好?这不是要去日本播出吗?你不怕那些比我还刁钻的小日本跟你计较啊?你不是读书读得只保留一本皇历吗?怎么了?书都读到谁肚子里去了?
孙策刚死,大乔就穿上华丽的衣服,纤纤玉手拈起一张红纸在嘴里抿了一下,当时吓我一跳:我还以为她要在灵堂就改嫁给谁呢。有的读者也说被吓了一跳,还以为她衣着华丽、精心化妆,要殉夫一起被活埋了呢。结果她浓妆艳抹地抱着孩子乘船出国了——哎呀妈呀!会不会后面的戏,编成大乔抱孩子乘船漂到日本,成了日本人的祖奶奶了?这可是打日本市场的好题材啊!
被诸葛亮那么“伯牙叔齐”地一夸,导演就知道观众产生了欲望:要见小乔。寡妇大乔有可能去了日本,日后再见。小乔亮相,给周瑜梳头,那神情、那飞眼儿,七情上脸地,动作慢得跟没充电一样。周瑜湿漉漉地说了一句:“我周瑜此生有你,死而无憾!”我们看电视那个现场,有个调皮捣蛋的朋友喝多了,说:哥在电视上看小乔妹妹一眼,都快死而无憾了!
2010年5月21日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