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局长”为何没能吓倒人民?


“我是局长”为何没能吓倒人民?

19日下午,兰州市城关区旅游局局长张德礼在一起小小的交通事故之中,与一位叶姓先生起冲突。问对方:“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局长!”结果惹怒对方,双方大打出手。(521日《京华时报》)  

我们常说,领导干部是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大众的利益而服务的人。我们也常说,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都是为了人民的。然而现实当中,有些领导干部往往满口高调地说“是人民的公仆”,却又往往拿着“公仆”的身份在人民面前大耍威风。——本来,一起小小的交通摩擦,司机们交涉一下也就算了,实在无法沟通也可以报警求助,兰州市城关区旅游局局长张德礼居然偏偏要拿出“我是局长”的大帽子来吓唬人。难怪会让叶先生横眉立竖、以拳相对,会让网民大倒胃口、口水相夹。

曾记得2008年的5.14日上午,在北川县城,44个小时后有一个刚被救出的小女孩右腿因为长期受到压迫,已经严重坏疽。解放军官兵立马将小女孩放到担架上,往城外救护车能走到的地方转运。1015分,担架来到了道路中断的三道拐处,只要翻过这里就可能有救护车。在道路中断的地方站着一大群人,担架队一边高呼“请让让!”,一边马不停蹄地往前冲。人们让开了一条路,这时记者才看见,人群中站着来灾区视察的温家宝总理!——作为一个国家总理,温家宝首先想到的是人民群众生命高于一切,对于自己的身份他却看得非常淡。然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少数官员官职不大官谱却摆得不小。这难免会让人感觉有些荒诞,也难免会让人倍感失望。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说到底,就是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群众谋福祉。”领导干部只有对自己岗位的权力有一种敬畏,才能常以身正人而不妄为“公仆”之名,才能把人民群众的“尊严”当回事而不滥用手中的公权力。 而兰州市这位局长显然是把自己手中的权力太当回事而太不把人民的尊严当回事了。要不,当民警制止双方打架要他去派出所接受调查时,他又凭什么敢对民警说:“你们是哪个派出所的?把你的名字说出来,我给你们局长打电话。”并声称自己有会要开,民警“耽搁不起”,拒绝去派出所?

或许,对于一些谨小慎微、对权力避而远之的怯懦之民来说,“我是局长”的确能够具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张德礼局长却偏偏遇上了一个敢于与“局长”头衔对抗的叶先生,自然也就失去了“局长”唬民的效应,继而落得了一个啼笑皆非的荒谬。——事实证明,权力是吓不倒有权利意识的民众的。不仅不会吓倒,反而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权利意识、激发他们对不良官员的不满和敌视。当无良官员越来越嚣张,越来越无视于民意之际,结局必然只有一个:政府的公信力会遭受极大的伤害,官员的整体形象必然下滑;最终,官员与民众之间的共识就会出现断裂。

“我是局长”的叫嚣,折射出了当今官德下滑和干部管理“失当”的社会现实,也反映出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有的地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我们常说,谁赢得了群众,谁就赢得了天下;我们也一直强调,干部是要“德才兼备”的。所以,任何与党性格格不入的行为都将应该遭受到法律的严惩和人民的唾弃,任何严重败坏党和政府以及干部队伍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权力冷漠与傲慢者,也必将会在人民的反对中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我是局长”并没有吓倒人民,这是人民意识的觉醒,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李吉明2010522日于河南新乡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