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的“当代村”


玉树的“当代村”

     我在玉树了解到,在玉树生活的人大体可分三类。

      1、本地人(绝大多数为藏族);

      2、外来做各种生意的人(以四川人居多);

      3、“移民”——是指因为三江源环境保护等各种原因,从玉树其他牧区迁移到结古寺地区生活的藏族牧民。

      5月17日,我在玉树仔细观察了一个“移民部落”,陪我前往的藏族小伙尼玛说这地方他们管它叫“当代”,但不是一个行政区划意义上“村”。为了便于理解,这里权且就叫“当代村”吧,至少从尼玛的介绍来看,这个移民聚集区的形态已经有“村落”的味道。

      在当代村拍了很多照片——很显然,依山而建的整个当代村建筑完全毁掉了。从玉树县政府那里我们了解到,在结古寺周边,目前已经在规划中要重建的较大的“移民部落”有五个,最小的也有二百多户。这五个地方全都得完全推倒重建了。

      这些“移民部落”重建的难点是,原住民“贫富不一”,原有住房大小不一,他们各自对重建的建筑面积大小的要求,自己能支付的那部分资金的能力也不一样。因此用一个整齐划一的方案来实施“整村推进”的重建,根本不可能。

 

这个喇嘛在帮助下图的藏族老奶奶搬矿泉水

上图:这名叫嘎次仁的中年男子对我讲述了地震时的情景

玉树牧区移民的建筑多为土砖垒起的,毫无抗震性

在毁灭的家园中就地搭起帐篷守候

很高兴能看到这个藏族小女孩脸上还有着阳光

从这个建筑来看,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富裕的牧区移民家庭

从当代村的坡顶向下俯瞰当代村

在当代村更上方的一块面积较大的平地上,集中搭起了一片救灾帐篷

注意当代村建筑的地基是如何夯筑的

村民嘎次仁的家

嘎次仁讲述了自己妻子在地震中重伤的情景

用石片与泥土粘连在一起筑墙,也是藏区常见的墙体建筑方式

注意地基是怎么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