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前营救美国盟军飞行员的
昌黎后七里庄人
董宝瑞
昨日晚上7点50分,秦皇岛电视台《漫话秦皇岛》节目播出了《七里海与中南海的和平玫瑰》,介绍了66年前战斗在七里海畔的昌黎县后七里庄的抗日军民营救美国盟军飞行员的往事(今天中午12点10分重播)。今天,贴出5月10日上午陪同《漫话秦皇岛》节目组的编导和摄像到后七里庄访问当年参加营救美国盟军飞行员的刘光第、赵艳兰老两口时拍摄的一些照片。
在127年前七里海通海而变成潟湖而在荒滩上建立的后七里庄,藏匿在比较偏僻的七里海畔,多年来默默无名。直至近二三十年,人们才得知,那里在抗日战争末期,竟然是7个美国盟军飞行员的获救之地,是象征着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和平玫瑰的植根之地。
事情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前一年秋天的白露时节。1944年9月8日,美国陆军第二十轰炸机总队的上百架B-29型远程重型轰炸机,由成都新津、广汉、邛崃、彭山等机场起飞,轰炸鞍山和本溪湖日军的钢铁工业基地。就在那一天下午,美国陆军第二十轰炸机总队第444轰炸大队第679中队驾驶的42-6234号B-29型远程重型轰炸机在渤海沿岸失事,在七里庄村西偏北十数里外的范庄子村南一个坟地坠毁。当时,机组有11人,在飞机坠毁前全部跳伞,其中4人落入海中失踪,有7人在后七里庄一带滩地分别得到营救。当时,1944年3月建立的中共抚(宁)昌(黎)联合县工作委员会正在后七里庄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那天下午2时前后,大家发现有失事的巨型飞机从村庄上空掠过,并有一些飞行员跳伞,负责整个培训班工作的县工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县各界人民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阎欣,立即命令培训班学员和民兵一起分头到村外去搜捕跳伞的飞行员。跳伞的美国盟军飞行员,最先得到营救的是中央火力控制枪手兰道斯上士和左枪手吉雷上士。他俩是在后七里庄村东南的荒滩上遇到两个放牛的,被前去搜索的训练班干部和后七里庄民兵带回村里阎欣居住的刘光第家东正房屋的。时隔不久,最后跳伞的42-6234号B-29远程重型轰炸机机长、正驾驶约翰·欧文通上尉,在后七里庄村西南一个叫“二百地”的豆子地中被发现,被到那一带搜索的后七里庄村民兵小队长刘光第等人发现,也被带到阎欣居住的地方。弄清这3个获救的美国盟军飞行员身份后,后七里庄村的干部、群众热情款待这几个从天上飞来的不速之客,并找来会推拿医治骨伤的许发春老伴,给跳伞落地时左脚踝受到挫伤的美国盟军飞行员兰道斯上士医治扭伤。另外4名跳伞的美国盟军飞行员,落到七里庄一带海滩后,结伴西行,是在大营村一带获救的。9月9日下午,在后七里庄获救的3名美国盟军飞行员被护送到另外一个地方,与在大营一带获救的4名美国盟军飞行员会合,继而被抚昌联合县支队派人向北护送到铁路以北的碣石山区抗日根据地。后来,他们由八路军十二团的驻地——卢龙县花台一带,被安全地护送到冀热边特委,并由那里转送到晋察冀军区,直到延安。抗战胜利后,这7个“天上飞来”的客人回到美国,念念不忘渤海沿岸这个他们获救的地方。其中雷达员奥利渥·欣斯德尔没等到中美关系解冻那一天,便去世了。1973年初夏,他的夫人阿玛利亚·欣斯德尔为实现他回中国寻找获救之地的遗愿,特意来到新生的中国,寻找他当年遇救的地方。为了表达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美人民结下的战斗友谊,她从太平洋彼岸特意携来两株典雅、庄重,在日本军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那天接受全美玫瑰金奖的“和平”玫瑰,一株赠送给毛泽东主席,一株赠送给周恩来总理。1978年5月19日,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接见前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成员访华团时,邓颖超特意从家里摘来一枝正在盛开的淡黄色“和平”玫瑰花,向美国朋友追述了这枝“和平”玫瑰的来历。她说:“这是一枝中美人民的友谊之花……”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七里海之滨的默默无名的七里庄一带,正是这珍贵的“中美人民的友谊之花”植根的地方。
近几年,笔者为追寻当年美国盟军飞行员遇救的往事,曾几次去后七里庄,访问60多年前参加营救美国盟军飞行员的老党员、老民兵刘光第老人和他的老伴赵艳兰。这次,又见到了刘光第和赵艳兰老两口。刘光第老人已经85岁,赵艳兰88岁,两位老人的身体依然很健壮。我们又去了他们当年居住的老宅院,特别是看了获救的美国盟军飞行员当年居住过的房屋。可惜,屋内的火炕已经拆除。
如今,后七里庄在进行生态文明村建设,村容村貌出现了很大变化,已经很难再想像出当年美国盟军飞行员在七里海之滨获救时的原始旧貌了。
秦皇岛电视台《漫话秦皇岛》节目在秦皇岛广电新闻网设有专页,已经贴出由笔者主谈的《话说“碣石之谜”》(上、下)和《沧海桑田七里海》,感兴趣的博友和访客可前去观看(http://wwww.qhdxw.cn:83/spzx/mhqhdtv.shtml)。
摄影:董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