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植荣:欧美国家为何出不了袁腾飞


欧美国家为何出不了袁腾飞

作者:刘植荣 投票支持

    当前,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教师袁腾飞以其特有的嬉笑怒骂的教学风格,通过网络视频“一夜蹿红”。但由此也引来了不少争议。肯定他的人称他为“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而否定他的人则认为他有“严重的错误言论”。

  其实,对袁腾飞个人的争论已经超出了其个人本身。在任何国家,历史教育都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十分特殊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信仰、风俗、意识形态的传承。从世界范围来看,尽管各国的国情千差万别,但是在历史教育的主张方面却可以大致分为“重史”和“重论”两种流派。一个国家究竟选择哪一种方式更为适当,除了与其教育传统相关以外,还与它所处的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这就必然会引起人文层面也产生相应的变革。不过对于如何实现这一变革,各种观点便会产生交锋,这便是“袁腾飞争议”的实质。

    中国过去的历史教育一向重“论”轻“史”,向学生灌输党派一时之“论”。往往根据立场需要提出一个论点,再到历史长河中捞取能支持这个论点的史料证据。带着有色眼镜研究历史必然过滤掉真相,本末倒置必然导致逻辑混乱、谬误百出、矛盾丛生。于是,中国的历史教育不断对过去的结论进行否定。过去,我们从不讲国民党军队在八年抗战中所作的贡献和牺牲,只讲蒋介石逃到娥眉山上“摘桃子”。还有,“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天安门事件”、“反击右倾翻案风”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在历史教育中都是先肯定、后否定。这种“瞎折腾”式的历史教育让教和学的人都莫衷一是,让人感到历史就是胡编乱造,就是政治骗术。

  与我国过去“重论”的历史教育方式不同,欧美等国家的历史教育把重点放在“史”上,通过大量史料把历史真相还原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因此,历史教科书上没有官方结论,充其量罗列一些史学家的不同观点供学生学习、批判。美国历史教育不是灌输式的,而是批判式的,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认识观点,以此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老师的作用是用大量的史料再造历史,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因此,历史老师一定要有鉴别史料可靠性的能力,教学中,先向学生提供真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接着各组代表演讲交流,老师最后对课程进行总结。总结不是给学生标准答案,而是把针对问题的不同观点和研究前沿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产生课后继续深入研究的欲望。

  美国历史中心2008年9月2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历史教育是向学生展示原始资料和不同论点,教给学生在史料面前解释和认识历史的方法。对历史的解释不但取决于材料的选择,个人立场也会影响到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看法。美国在2004—2005学年从50个州抽选了2000名高中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的题目是:请你列出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来除总统和第一夫人外的十大美国名人。开始,许多老师和校长预测,学生会把麦当娜、迈克尔·乔丹、迈克尔·杰克逊、珍妮特·杰克逊、图派克·夏库尔等歌坛和体育明星列入名单。调查结果出人意料,这几个人均未进入前10名。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以67%的得票率名列榜首。位于第二名的是种族隔离时代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白人让座的黑人裁缝罗莎·派克斯,她的得票率为60%。奴隶出身的美国废奴领袖哈莉特·塔布曼以44%的得票率名列第三。调查显示,种族因素对投票影响很大,如黑人学生提名马丁·路德·金的比率是白人学生的3倍。

  英国教育大纲提出,对历史的正确理解是成为有教养、积极和负责公民的关键。英国在历史教育中推行“史证教学法”,让学生以“史学家”的身份甄别史料的主观偏见成份,通过史料认识历史,培养历史反思能力,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明辨制约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环境。

  法国历史教学对史料的取舍尤为谨慎。都德的《最后一课》对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可对法国人来说却鲜为人知。《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以沦陷的法国阿尔萨斯省一所小学被迫改学德语的事件为题材,描写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但这一事件仅发生在阿尔萨斯省法语区,该省讲法语的人只占3%,其他绝大多数人讲德语。显然,都德描写的故事在被占区只是个例,不具有普遍性。为了尊重历史事实和民族感情,法国没有把《最后一课》选入教科书。

  可见,历史教育是件严肃的事情,正如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所讲,历史教育就是讲做人的道理,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讲历代治乱兴衰。但严肃并不意味着呆板僵化,通过大众化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互动教学同样可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但是,另一位史学家陈衡哲也说:“历史不是叫我们哭的,也不是叫我们笑的,乃是要求我们明白它的。”如果借让历史“有趣”之名,把历史教育搞成抖“包袱儿”、送笑料的滑稽之举,恐怕同样不是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是讲历史,而是玩弄历史。

  历史教育的灵魂是揭示真相,是用翔实的史料再现历史,它要求我们要超越自身所在的时空进行思考。历史教育必须先“史”后“论”,离开史料,任何历史观点和结论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文发人民网 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irong)转载:光明网首页评论员文章 凤凰网 腾迅网 管理者 中山网 中国评论月刊 加拿大华人网 千龙网 金陵热线

下面是从网友评论中摘选出来的袁腾飞讲课时向学生灌输的论点:

    中国经过三大改造阶段,在探索中,曲折向错误发展,使中华民族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发展到5000年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个阶段。毛泽东搞冒进,毛泽东多二呀,治国无方,扰民有术,千古罪人、狗屁不懂的东西。

    毛泽东不懂马克思主义,不懂英文,不懂德文,俄文也不懂,他看的只是资治通鉴,怎么玩人呀,怎么整人呀,帝王阴谋之术,却玩的如火纯青。

    毛泽东不仅是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见的暴君独裁者。

    我小时候常听到一句话,牺牲了两千万先烈,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一想,毛骨悚然。我们的共和国是建立的骷髅塔上,白骨堆上,血淋淋的一个国家。

    毛泽东这个人特别神到什么程度呢,他连小学四年级的水平都不俱备,无耻文人讲,他是诗人,他是浪漫主义诗人,这种诗人具有神经病的气质,想当然,张嘴就来,毛泽东的诗,也只能归类打油诗哪一类。

    毛泽东说了,我们不能学斯大林,斯大林杀人太多,我们不杀人,我们留着这帮人,让他们为人民生产小米,士可杀而不可辱,毛泽东这样干,更缺德,丧心病狂。

    二十世纪三大暴君、三大法西斯恶魔是希特勒、斯大林、毛泽东。

    毛泽东纪念堂里不是不可以去,可以去,但你要记住,纪念堂是什么,是靖国神社,里面供着一个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郐子手,你可以去,带着个什么态度呢,这是什么,这他妈的是假的吧。可以参观不能参拜。

毛泽东是丧心病狂的极右翼分子。

    纪念堂应改为大屠杀纪纪念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也应铲了,改为死于1949年到1978年政治恐怖的人们永垂不朽。名字改为殉难纪念碑。

    中华民族是猪一样的民族。

    毛泽东为什么造原子弹,他不是为了保卫中国,是为了保卫他屁股底下的哪把椅子。原子弹还不如茶叶蛋有用呢。不造原子弹还能少饿死点人。

    1989年达赖佛爷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因为他反抗中共对西藏的武装侵略。 毛泽东是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毛泽东做为一个人,他是个人渣。

请继续关注: 

美国普通工人5年工资购别墅:揭秘真实的美国房地产(图)
中国劳动者报酬被低估了吗

校园惨案频发的深层次思考
刘植荣:世界图书日推介我新出版的两本书
世博歌曲抄袭与思想阉割(视频对比)
你是纳税人吗?
吉尔吉斯政权更迭的警示
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详解
 
中国个税制度落后美国100年——美国个税制度评介及启示

刘植荣接受北京晨报专访:个税高门槛对普通人不利
刘植荣接受东方早报·理财一周记者专访:解决收入分配不公迫在眉睫
提出喊口号判刑的人该判刑
世界工资研究报告与借鉴
工作量是公务员的三倍:用工荒源于用工狠
《反虐待动物法》既不人道,也不兽道
论警察暴力与社会稳定
央企高管60万薪酬高不高?
工资统计不能丢掉“85%”
刘植荣接受《北京晨报》专访:“高薪养廉”是个误区
新加坡的廉并非高薪所养
美国法律规定公务员工资必须低于私企
美国总统45年加薪一次,实际工资逐年缩水
瑞典公务员不如工人工资高
挪威国企老总工资仅比徒工高一倍 
再驳茅于轼:高房价≠高效率
驳茅于轼:中国没有仇富,仇的是不公
“高地价导致高房价”是个伪命题
论高房价的十大罪状
关于征收物业税的思考    
为什么美国5万美元别墅随处可见(图)
比照巴黎,北京合理房价是2134元/平米               
大法官呼吁“花钱买刑”令人发指 
与大法官论辩贪污贿赂罪起刑点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