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应明确三大问题


公立医院改革存在的困难不言而喻,但要逐步前进,必须要明确其三大问题,明确公立医院机构的性质;明确公立医院参与程度;明确公立医院改革复杂难点所在。
第一,要明确公立医院的性质。所谓的公立医院是带有一定福利性质的医疗事业单位,是指政府举办的纳入财政支持和监管的医院,也就是国家出钱办的医院。公立医院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保健、看病就医的主体。对公立医疗机构进行改革,就必须保持和保护符合公益性质和事业单位性质的部分,纠正不符合或不相称的运行和管理机制。现在对公立医院的性质定位含糊、不明确、有争议时改革进行中的大问题。目前在我国,除了少数民营医院和合资医院,其余都是公立医院,公立医院的牌子上都表明卫生部或卫生局直属或附属,或者是国家大学的附属医院(是十分明确的事业单位)。卫生行政部门是应该负责办、负责管的,应该向政府办学校和管学校一样才正确。
第二,要明确公立医院的参与程度。公立医院改革参与者的主体应该是所有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医改涉及的五大方面可以说最后落点或体现主体是公立医疗机构。这些都与医务人员密切相关,没有他们的全程参与和支持是不可能成功。其中所涉及的利益改变将极大影响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公立医院的改革方案一定要充分听取医院和医务人员意见,才能充分发挥医务人员才智,因为只有他们最清楚其中的规律和问题。只有让医务人员真正参与进来,扎扎实实地工作,全心全意地忘我的为患者服务,医改才会有理想的效果。
第三,要明确医改的复杂难点问题。医疗改革是世界性难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核心难点是要建立起等级医疗制度并顺畅运行。一项体制的改革是按其性质决定的,并必然涉及利益调整。医改涉及国家、医药企业、医务人员、患者四方利益。性质决定了国家投入必须加大但如何加、加在哪、加多少?医药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决定了不可能不盈利;医务人员不应该也不可以在改革中降低服务水平和质量,当然也不能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医改必须是广大患者得实惠、要满意这也是检验医改成败的标准。因此要将其中所涉及的难点问题一一挑出,共同商量。医改没有可以模仿的模式,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成功经验不可能完全被模仿,更不能照搬。但可以参照政府办学校和管教育的路线来思考,因为学校与医院在性质、规模、体系上基本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