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解析校园惨案:他们本不必杀小孩


      
               (著名作家雪漠做客《阳光会客厅》,探寻砍杀幼儿凶手心理根源。)

    东莞阳光网讯 (记者:苏婵)自福建南平血案之后,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广西、广东、江苏、山东、陕西等地连续发生5起幼儿和小学生被砍杀的悲剧,在社会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也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

    日前,东莞文学院签约作家雪漠做客东莞阳光网《阳光会客厅》,以作家的视角分析校园内频发砍杀孩子事件的根源,以便更好地从源头上防范悲剧的发生。

 

                                 没人无缘无故变成凶手

    雪漠认为,人的成长受众多因素影响,一个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变成一个凶手。凶手首先是病人,西方有学者用科学的高端仪器进行检测后发现,这类人的染色体往往出现了问题,基因中先天性地存在暴力倾向,缺乏自主能力和理性。

    其次,凶手之所以犯案与社会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会让许多人的幸福指数下降,尤其是一些凶手会在生存方面陷入较大困境。分配不公、贫富不均造成的不愉快,会造成心理失衡,导致怨恨、不满和过激的行为。人在生活中老是不如意,心中就有可能充满了“炸药”,如果性格、文化修养和教育不那么好,就容易充满愤怒和暴力。

    第三,时代信仰的普遍丧失、缺乏心灵追求,也使凶手丧失了自我救赎的机会。人如果没有信仰,就不可能有博大的心灵。当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再加上社会现实的挤压,到一定程度他就会宣泄。软弱的人会使用家庭暴力,如打老婆、打孩子等。丧失理智的人宣泄的途径可能极为激烈,如校园惨案中的这些凶手。



     (雪漠认为,社会多一份关心,凶手也许就不会走上犯罪道路。)

                                  他们本来不必砍杀小孩

    凶手选择将屠刀挥向幼儿时,有一种希望引起社会关注的倾向。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觉得自己无足轻重,被社会忽略了。其实凶手非常希望别人在乎他,更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怀。雪漠表示,如果他们在有限的人生里得到足够的关爱,兴许就不会做出这样残暴的事情。

    虽然凶手在心理上、生理上存在缺陷,但也有机会健康地度过一生,并不一定会去犯罪。许多可能成为凶手的人,遇到热情关爱的时候,就会越变越好,不仅不会有暴力倾向,还会帮助很多人。就像一包炸药遇不到导火索,而是遇到阻燃物,就会把暴力化解掉。所以,当我们指责这些凶手的时候,更应该提醒自己多关爱周围的人,让“潜在凶手”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学校教育让心灵变强大

    时代需要灵魂的滋养,经济发展后更需要人文关怀,这就需要学校进行“大善”的教育,树立崇高的目标和信仰。雪漠说,当人向往崇高时,他会一天天变得崇高。这种向往来源于教育,教育为大家设定存在的理由。在教育完成之后,人才由动物性的存在上升到社会性的存在。
砍杀幼儿、学生的凶手更多的是一种自然性存在,或者说是负面的社会性存在。这是由于人的欲望占据了上风,是教育没有改变他本有的负面性,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所以,学校除了教育孩子们如何保护自己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的心灵变得强大,从根源上消灭诞生“屠夫”的土壤。只有每个人的心灵强大,对他人能更多一些关怀,让社会更加和谐,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出现砍杀幼儿学生的恶性事件。

 

转载:http://news.sun0769.com/dg/edu/t20100525_851663.shtml(东莞阳光网)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