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酒香还怕巷子深”,在资讯爆炸的今天,对于并不是很香的“酒”而言,则更需要借助“吹牛”(宣传推广)的本领了,但牛皮吹上天后,就显得有点可笑,消费者也不信(虽然某些厂家老抱怨消费者不成熟,实际上消费者并不傻)。
最近,记者看到某款还未上市的MPV,其登在一知名媒体上的宣传软文称,该车上市将成为市场第一。记者看到这篇文章后就觉得想笑:还没上市,就敢称第一,胆子也太大了!当瑞风、GL8、奥德赛是傻瓜?以为自己是凯美瑞(还未上市时就称没有对手,现在也不是NO.1),牛皮也吹得太大了吧!但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吹牛”一贯是这个公司的特点之一,其还发了新闻稿给媒体称,公司的一款电动车在市场遭到了抢购,还加价5万元,都赶上奥迪Q5的热度了,但同样来自公司的信息,该车上市一年后的销量才区区30辆左右(全是行业用户,甚至是别的厂家买去研究了)。至于产销的水分则更多了,在2008年上牌量才刚过10万辆,就能吹销量过20万辆(当然也怪公安部不公开上牌数据,才有空可钻),就连行业机构也指出,“也吹得太多,别的厂家跟他比起来则太老实了。”
当然,作为媒体人士,记者可以理解该公司吹牛的“动机”--作为市场的后进者,没有品牌、没有技术,各方面似乎都没有优势,但又制定了非常宏伟的目标,没办法,只有先吹起来,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很强。在现在这个年代,适当吹牛是允许的,但凡事有个度。俗话说,常在河边走 哪能不湿鞋,牛皮吹多了,总有被撞破的时候,这样的事情公司并不是没有碰上过。公司的一款小车号称是“五星安全”,但实际碰撞的结果是四星,被部分媒体抓住后穷追猛打,费了好大劲才将火扑灭。经过此次教训后,该公司似乎并没吃一堑长一智,不知,如果下次被抓住更大的漏洞后,公司还能否自圆其说?
实际上,该公司的一些做法在本土品牌中并不少见,只不过该公司更为离谱而已,这种的现象普遍反映了本土品牌一种浮躁心里,希望在短时间内能赶超强大的合资品牌。但实际上,尽管本土品牌这些年有长足的进步,但与合资品牌的差距还是全方位的,除了品牌外,在技术和品质上也有不可逾越的障碍,不是你吹牛多了,这种距离就缩小了。丰田、本田一般不在市场上自吹自擂,但没有忽视其市场竞争力。只有真正提升实力后,不用你怎么吹,大家都会知道的,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吹牛只能呈一时之快,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也谈“吹牛”的限度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