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我的博士后赵鸿雁遇到一件颇为意外的事情,她的一篇文章没有投稿,却被一家刊物发表了;提出质疑后得到的《河北日报》一位人士解释是:给你发表不是好事吗?现在很多一稿多发的事情。然而在学界,一稿多投是不良学术行为,会给学人带来反面效应。为此,我在这里转发赵鸿雁和她的合作者的声明,以正视听。
关于《当新闻遇到修辞:媒体外交的传播智慧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框架分析》未授权《采写编》发表的
声 明
笔者于2009年10月向《国际新闻界》投稿,并将此稿发给《新闻与信息传播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内刊)。该稿件标题为《当新闻遇到修辞:媒体外交的传播智慧——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框架分析》。《国际新闻界》在当月返回了匿名评审专家的修改意见。据此意见,笔者进行了修改,2010年2月又将此稿投给《国际新闻界》,并在该刊2010年第3期正式发表。定稿标题为《政治修辞:媒体外交的传播智慧——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框架分析》。
近日,笔者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查知:《采写编》未经笔者授权,已将初稿《当新闻遇到修辞:媒体外交的传播智慧——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框架分析》发表于该刊2010年第1期,并做了编辑上的裁剪修改。此外,在《采写编》发表的该文第二部分“言即行:媒体外交的修辞表征”中,原稿小标题“(一)新闻话语真实感”被该刊误改为“(一)新文话语真实感”。
笔者估计,《采写编》可能从《新闻与信息传播研究》(内刊)2009年第四期(总第九十二期)获得初稿。
笔者从未向《采写编》编辑部投递该稿件,也从未授权该刊转载。
特此声明。
赵鸿燕 李金慧
2010.5.24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