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长期隐忧浮现探秘


  如果说短期内的通胀风险尚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等手段进行调节,那么基于一个长期视角的通胀隐忧则提醒经济结构调整的势在必行。从中长期视角来看,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隐患可能会在明年底或者后年暴露出来。

      商品价格长期上涨的一个主要压力,来自于要素价格的提高,其中劳动力价格在未来几年将出现明显上升,成为助推通货膨胀的一个关键因素。

      有这样一个现象实为例证:2004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在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定点调查的农民工收入数据显示,过去7年时间里,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人均工资年均增速16%,甚至超过了东部地区。

      这种上升大大高于通货膨胀,使得成本的上升必然反映在农产品的价格里面。而近年产生的“民工荒”现象,也在根本上表现了这种上涨造成的局部劳动力供求失衡。未来劳动力供给趋于紧张,工资涨幅加快,如果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放缓,则很有可能转化为通胀压力。

      综合看来,一个较普遍的共识是,抑制通胀必须有合理的货币、财政和产业政策的组合:在产业政策上开放民间投资、打破垄断来提高企业效率;财政上加大研发投入和教育投入,通过税收优惠鼓励技术进步和创新,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