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哄抬农产品价格等违法行为市场之手不可少


今年以来,各地粮食、大蒜、蔬菜、绿豆等农副产品,以及三七等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大蒜等商品半年之内价格甚至涨了10倍,少数经营者利用一些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少数农产品生产和价格出现波动之机,疯狂炒作、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的行为,已经严重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加大了通胀压力,三部委联手严打显然很及时也很有必要。
整治哄抬农产品价格,固然必须借助政策杠杆和法治手段,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据报道,官方已经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的案件,依法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万元以下罚款。屡查屡犯的,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措施无疑对非法爆炒农产品的行为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
同时,更应该重视运用市场的手段。减少行政手段干预,多用市场调节措施,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实现市场自身的平衡;更重要的是,木已成舟后的制裁措施再严厉,也只能是一种亡羊补牢,对市场造成的不良影响已经形成,而通过市场调控的手段,则可以让违规炒作的不法行为半途而废乃至胎死腹中,从而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因此,政府职能部门特别是国有粮食企业,应该切实担负起市场调节的责任,密切关注相关农副产品的价格动向,发现市场异动,及时出手,介入市场与炒家博弈,尽可能将其哄抬价格的牟利行为抑制在萌芽状态,避免市场产生过大的波动,给群众带来心理恐慌和生活负担,给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也可以有效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目标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