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和10元,不抛弃手中原来仅有的就得不到后来更多的。
苏珊的丈夫嗜酒如命,苏珊容忍了许多年,最终作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带着年幼的孩子离开他。事实上,即便是和丈夫离婚之后,苏珊和他之间的麻烦依然持续着。苏珊意识到,除了离开这个城市,自己别无选择。但一次又一次,苏珊无法下这个决心,她爱她的房子,她爱她的邻居,这里的许多东西都让苏珊留恋。
苏珊找到一家房地产公司,将她的房子挂在了“待售”榜,并向1400里以外的西雅图传去了她的工作申请单。然后,苏珊回到家中,等待了许多天。一个月后,苏珊又换了两家房地产公司,但仍然没有找到房子的买主。苏珊觉得,卖不掉房子,她可能就没有能力离开这个城市了。
离婚的压力、生活的艰苦几乎使苏珊崩溃,睡眠也因此变得异常困难。事实上,苏珊能够很快入睡的唯一地方是在教堂。每星期苏珊都要到那里,坐在教堂的第三排或者第四排,不长时间便昏昏欲睡。
春天来了。已经过去了六个多月,苏珊的房子仍然没有卖出去。又是一个礼拜天,理查德牧师召集孩子们作祷告。当孩子们在他的面前坐好,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卷1元的纸币,在每个孩子手中放上一张。然后,他伸进另一个口袋,掏出一张10元的钞票。“你们也能拥有这张10元钞票”,他将10元的钞票高高举起。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坐着,手中紧紧攥着1元的纸币,“但是,要想得到这个,你们必须丢掉你们已经得到的纸币。”
这真是有趣的一幕。那些孩子中没有一个愿意丢掉他手中的1元纸币。尽管他们的年龄,已经足以让他们知道,10元要远多于1元。最终,理查德牧师将他的10元钞票又放回了他自己的口袋中。这个小演示,使苏珊在教堂习惯性入睡之前,思索了好一会。苏珊突然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她正用她的手紧紧攥着一枚硬币,而这是一枚破旧不堪的硬币———也就是她太爱她的房子,太留恋她已经熟悉的环境。但是在潜意识里,苏珊并没有足够的把握,在西雅图就一定有一张“10元钞票”在等着她。每当苏珊想到这里,就觉得移居出去,就像在茫茫黑暗中,有一条沟壑,让她不寒而栗。
又经过了一些时候的心理磨练,当“1元和10元”的警示不断出现在苏珊的脑海中时,苏珊知道她必须离开了。远离她多年的习惯,必须作出一次大的跨越。于是,苏珊告别了那枚破旧的1元硬币,和孩子在西雅图开始了新的生活。
的确,在西雅图,苏珊实现了畅销作家的梦想,尽管这个梦想被延误了很长时间。它同时也让苏珊拥有了一个情投意合的新丈夫,三个孩子以及三个孙子。
苏珊的“10元”包含了晚年生活中苏珊根本无法想象的幸福。但是,苏珊清楚地知道,在她能够拥有现有幸福中的任何一项之前,是她毅然张开了自已的手———不抛弃手中原来仅有的就得不到后来更多的。
我们的投资者,面对当前狂热的股市蜂拥而至,他们在找寻新的机会,寻找一夜至富的机会,这无可厚菲。就象这个故事,舍得放原来的仅有才能得到今后的更多。现在的新股民主要表现在:放弃了资金原来放在储蓄里,仅得一点还要纳税的利息收入;放弃原来放在房地产上的投资,因为它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它的增值;向银行借款放弃那么一点利息付出,希望通过股市赚取比利息多得多的收益等等。对这些新股民,也许到了最后会闪亮地脱颖而出而出那么几个投资高手,他们将会是巴菲特财富哲理故事的成功者。但是,可以肯定到最后真正能够取得成功的不会是大多数,因为股市是零和游戏的市场,最后肯定要有人为前面赚钱的人买单。而这些人将会是那些没有证券市场投资经验和能力的人,是那些自认为能够战胜专业理财机构和人士的人。对这样的一些人,笔者强烈建议他们再细读巴菲特财富哲理故事,认真分析自己是否做到了真正的放弃,是否真正的能够找到了获得更多的机会。如果前面的投资决策已经是走对了第一步,那么如何才能找到更好的机会,走好第二步呢?
证券市场是一个需要掌握多方面知道和技巧才能适应的市场,需要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市场的政策面、基本面、技术面、心理面等各方面瞬息万变的情况,需要有理性的思维和谨慎与果敢有机结合的操作技巧和心理素质。如果自己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不如交由专业人士来做他们专业的事呢?如买基金就是交由专家理财投资的方式,也或者是那些有口碑、诚信、有经验的专业投资理财能人,也可以另寻其他适合自己的投资项目。如今股市已经大幅上涨了很多,后面也许还会继续上涨,但是,是否还会有前段行情那样100-200%甚至以上的收益呢?会不会就此下跌调整了呢?如果认为看不准、看不懂、看不明白,不如学会舍得放弃,出来休息一下,或者找专业理财人士探寻新的市场、新的投资机会。错过了股市这一波上升赚大钱的机会,可以利用这时间做好准备和学好知识,为下一波到来时打一场有准备的仗呢?更何况中国的投资市场还多得很,有的投资市场就在底部,机会就摆在大家的面前,何不认真研究看准了,就争取先机在另一个市场当个抄底的成功者呢?
故事中的投资哲理之十四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