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攀
近日,一张用药清单曝光:“每开出一支通用名为氨曲南的药品,医生可拿到6.5元的回扣”。而惊现“回扣清单”的医院,是刚刚获得“2009年宁波市卫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的宁波市第一医院。目前,医院已将库存品全部退回公司,并对当事医生进行诫勉谈话。(5月30日《京华时报》)
高药价有千根线:从药厂,到医药公司,到医药代表,到采购公司,到医院;从政府(药品集中采购部门),到采购公司,到医院;从医药公司,到医药代表,到医院;等等。但千根线有一根针:医生。唯有医生,才可以引领那些线完结,才可以将药品推销给病人,而且还是绝对的“卖方市场”。
如果医生不给病人开某种药,千根线上那些利益相关者哪怕再如何运作,都无法让利益变现。从医生回扣所在药价的比重,我们就能看到医生这根针的重要性。比如,宁波一院“每开出一支通用名为氨曲南的药品,医生可拿到6.5元的回扣”,医生回扣占两成。业内人士透露,药价分成比例是这样的:生产成本是15%~25%,医药公司是10%,医药代表是3%~5%,医院是15%,税是15%~25%,医生提成是30%(5月28日《广州日报》)。
而且,面对高额的回扣,医生基本上是全军覆没,形成了一个极大的潜规则。面对这一潜规则,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医生,都会招致逆淘汰:仍是《广州日报》5月28日的报道,广东银行医院肝病专家门诊主任杨炯,按进价卖药,148元的乙肝药按卖45元,可没多久就遭到了供货商的集体封杀——千根线培养出来的残酷现实,就是高药价的铜墙铁壁。
对于高药价,政府部门抱怨人手不够无法核准药品价格也好,医院抱怨药品集中采购中的腐败抬高价格也罢,归根结底都是一个无解的方程式:即便让政府的价格管理部门全都调查药品价格,也不可能对那么多药企提供的价格资料准确核查;而不集中采购,药品流通环节的弊病也不可能清除,事实上,集中采购就是应对分散采购的问题。
这说明,面对高药价,在千根线上努力无济于事,还必须从一根针上说起。试想,如果没有回扣的利益驱使,医生就不会“钟情”于某种药;如果没有单价6.5元的回扣,在宁波一院,这支通用名为氨曲南的药品就不会从二线药一跃成了首选药。只要医生回扣一根针上还有不正当利益存在,高药价上的任何线都会变质。
但对医生回扣,往往都是内部处罚。比如,宁波一院被曝光的这种药单月回扣就高达23755元,但处理方式仍是自查自纠,以及是老子查儿子——由当地卫生部门查处;而处理的结果,也不过是找当事医生诫勉谈话。
2008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将医生回扣纳入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但一年多了,似乎还没有哪个医生因为医疗回扣判刑入狱的。也许这正是高药价不治的原因所在。高药价的千根线,归根结底一根针。如果管住了医疗回扣,那些线自然会捋顺。到了该重视医生回扣这根针的时候了。
http://news.163.com/10/0530/02/67T9TLPB0001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