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8日下午就世界医药卫生发展趋势和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问题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明确了党和政府在构建覆盖城乡的卫生医疗保障体系方面的责任、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医疗卫生事业的社会公益性并将它作为深化医疗改革的唯一方向,明确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提出了近期深化医疗改革的五大任务,再次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党的领导集体“利为民谋”的工作思路,体现了党中央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决心。
明确方向非常重要。如果方向反了,或发生了大的偏离,那么,速度越快,工作的力度越大,距离目标就会越远。正如前一轮的医疗改革一样,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忘记了政府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忘记了政府在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责任,忘记了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承诺,使改革的结果与改革的初衷严重背离,导致广大人民群众“看不起病”、“因病返贫”、“忌病讳医”,社会总体健康水平明显下降。而一旦方向正确了,不管目标有多远,路途有多艰险,困难有多么大,都会有到达的一天。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逐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保障全民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全民的整体健康水平。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包括在校大中小学生在内的城乡全体居民,做到无缝对接,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提高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对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及最高支付限额,逐步扩大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改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过低的现状,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规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各类医保基金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提高统筹的层次和水平,做到政府分级负责、统一调剂,推进医保信息公开和重大事项公开,建立和完善基金风险防范和预警分析机制,加强管理,加强监督;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形成由政府保障、社会保障和市场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保障机制,并建立兼顾高、中、低收入人群的多层次医疗保险制度,对重特大疾病实行医疗救助制度,对特殊人群实行专项保障制度等;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能力和水平,要按照政策、经办、服务相协调的原则,统一经办标准,规范服务流程,健全经办网络,提供便捷服务,完善定点办法,强化协议管理,逐步实现服务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基本药物价格合理和质量安全;要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的原则和“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突出改革重点,积极稳妥实施,创新体制机制,广泛动员参与”的思路,对基本药物目录制定、生产供应、采购配送、合理使用、价格管理、支付报销、质量监管、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实施有效管理,保证基本药物足量供应和合理使用,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资源优化整合,确保流通药品优质、安全、高效、价廉。同时,体现社会公平,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权益,减轻群众用药负担,逐步改变以药养医、药价虚高、滥用药物等现象,让人民群众切实受益。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把更多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人力、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增强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快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全科医生、护士的培养培训,招聘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培训医务人员和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制度、落实城市医生到农村服务的政策等措施,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逐步得到规范,服务水平和质量逐步得到提高;完善投入和补偿机制,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强化绩效考核,减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费用负担;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分工协作机制,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量明显增加,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农村居民小病不出乡、城市居民不出社区可以得到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实现基本公共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配置,确保全体公民在疾病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处置、院前急救、免疫规划、妇幼保健、出生缺陷防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精神卫生、采供血等方面享受同质均等的服务。这就要求政府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重点是加强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等目前比较薄弱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责任,明确并落实各级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责和任务;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对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加强规划和管理,合理配置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改善服务,制定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工作流程和考核办法,开展面向人民群众的主动服务。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优化公立医院布局结构,让广大人民群众放心满意。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通过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加强公立医院管理,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等做法,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升医务人员诊治水平,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统筹配置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医疗资源,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惠及13亿人的重大民生工程,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在方向明确以后,政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和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和卫生服务体系,打通相关保障制度的衔接通道和转移接续环节,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果能如此,中国全民医疗卫生保障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方向正确是实现目标的前提和关键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