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浮言,务实行
海郑里住了四宿后.乘D5743次返松风阁.1302开,1810下车.车票201元.上车前索三本书带走.一本是《巢林笔谈》(清·龚炜) 另两本是《颜元集》(上下(清)颜元著 王星贤 张芥尘 郭征点校 :中华书局).
文革中,毛泽东有句名言,“书读得越多越蠢”。其实他是拾人牙慧.那个人就是颜元.颜元就说过“读书,人便愚,多读更愚”。二三十年来,一直想读颜元的文字.在海郑里书架上看到《颜元集》,再加上也有时间了.
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清代直隶博野县北杨村(今属河北省)人。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他8岁发蒙,从学于吴持明。吴能骑、射、剑、戟,精战守机宜,通医术,又长术数。因此,颜元从小所受的教育就与众不同。19岁,又师从贾珍。贾主张以“实”为生活的准则,提倡“讲实话,行实事”,这对于颜元后来的“实学”思想不无影响。同年,中秀才,但不久“遂弃举业”。20岁,“究天象、地理及兵略”。21岁,“阅《通鉴》,忘寝食”。22岁,学医。23岁,“学兵法,究战守机宜,尝彻夜不寐”,并且还学习技击。如此广泛的涉猎,为他教育思想上的创新打下了基础。
颜元的学术思想有一个变化发展过程。24岁时,他“深喜陆、王,手抄《要语》一册”。26岁时,始知程朱理学之学旨,34岁“因司周公之六德、六行、六艺,孔子之四教,正学;静坐读书,乃程朱王为禅学、俗学所浸淫,非正务也”。(1 从此以后,他力主恢复尧舜周孔之道,猛烈抨击程朱陆王学说,从原来笃信理学变成批判理学的杰出代表,学术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颜元毕生从事教育活动。62岁时,应郝公函之聘,主持肥乡漳南书院。他亲自规划书院规模,制定了“宁粗而实,勿妄而虚”的办学宗旨,这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教育主张。颜元一生培养了众多的学生,其中有记录可查者达100多人。高足李恭(1650 1733年),字刚主,号恕谷,继承和发展了颜元的学说,形成了当时一个较为著名的学派,后人称为“颜李学派”。
颜元的著作原被收在《畿辅丛书》和《颜李丛书》中,今人编有《颜元集》上、下两册,其中主要教育著作有《总论诸儒讲学》、《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性理评》、《漳南书院记》等。
颜元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他深刻地批判了程朱理学脱离实际的书本教育,竭力提倡“实学”和“实用”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革新的作用。所以,颜元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一次,颜习斋的一个门生向他请教《中庸》里的“好学近乎知”这句话,他反问这个门生:“你心里是不是认为一定要多读书,才可以破除愚昧之见呢?”门生答:“是”。颜习斋便教育这个门生说:不然,试观今天下秀才晓事否?读书,人便愚,多读更愚,但书生必自智,其愚却益深……(《四书正误》卷二)
在颜习斋看来,天下那些成天抱着书本的秀才,都是不通事理的,他们读了书便愚蠢,而且越读越蠢,本来这些书生是想通过读书破愚的,但却越来越愚。
颜习斋还把读书比作吃砒霜,所以他总是劝说有志向的人少读书:
仆亦吞砒人也。……二十年前,但见聪明有志人,便劝之多读。近来,但见才器,便戒勿多读书。……噫!试观千圣百王,是读书人否?虽三代后整顿乾坤者,是读书人否?吾人急醒!(《朱子语类评》)
以往,他见了有志青年,总是鼓励人家多读书,后来则变成极力劝诫人家少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