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歌华有线旗下的有线电视多达200多个台,除了耳熟能详的各大卫视以外,还有很多诸如电影,体育,购物,读书,钓鱼等小台,还有不少广播电台和股票,生活信息等频道,也曾经闲来无事时扫过,有些节目还算不错,但为什么很多人不知道,或不讨论呢?
至少在网络上看不到不同频道的介绍,各自风格的简介,甚至有多少台估计连有线电视公司也不清楚。各大门户网站的IT频道没有一个广电专栏,放眼望去偌大IT博客群也没有一位出身广电的博主,无论是领导、专家还是草根。这究竟是谁的悲哀。
与其制作很多长尾的小台,不如学会怎么和观众互动,这绝非可以通过收取不菲短信费,忽悠的电话以及貌似“网络购物”实则千差万别的电视购物所比拟的。其实我曾接触过一些广电的人,业务能力很强,对新生事物也有很清晰的理解,但总有一种天然领袖,总想控制的思维,一如联通成立之前的邮电。其实,完全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用户的想法,再加以完善广电服务,而不是动辄以封杀山寨锅,IPTV为己任。对于已投入重金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来说,不仅是前期投入打了水漂,而且还将面临百万用户的投诉麻烦。
广电也不应该低估运营商的聪明和实力,竞争了这么多年,也学会了借势借力。世博就是一个案例,最近电信一个看似简单支撑世博运营的“城市光网”项目,精准地打击了不吉利对手的软肋,如同你拿3G手机发微博后就不再愿意使用2G一样,电信的这次尝试,更是在为了日后的三网融合。
其实,城市光网无非是再宽一点,再快一点,很多电视节目你都不看,会在网上看吗?你想看的在网上也必定受到限制,这似乎是个死胡同。且慢,看看电信为世博做了什么:
中国电信将对方圆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实现全覆盖,提供光纤到楼层、到场馆的百兆/千兆上联能力,使得高速上网、IPTV、VOIP、会议电视、视频监控、“网上世博”等业务可延伸到世博各个角落。世博会期间,园区的新闻馆每台电脑的上网速率都是100M,方便媒体记者及参观者高速访问网络,并进行电视节目和数据的高速传送。同时,上海电信还将在现场提供高清IPTV世博视频,记者可以直接拷贝高清内容作为素材进行编辑。
这才符合Web 2.0的特点,同时期广电做了什么?
在我们不知道用户喜欢什么的时候,不妨可以给他们一个选择,如同人走多了就是一条路一样。很多电视剧不热播,是因为是领导选的,很多电视剧热播,是因为网友选的。你只要做好互动的机制,自然会有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是我没明白通过遥控器和有线电视怎么操作。
其实,光有高速公路是不够的,光网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用户,而非去影响用户。如何为用户设计满足需求的、品种多样的汽车,以及良好体验的4S服务,是城市光网计划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前提。虽然电信拉了中兴、华为等城市光网设备厂商,也有土豆、 PPLive和盛大等SP,但总觉得还应补充点什么?应该补充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科技还差不多,比如物联网。
上海的开车是很痛苦的,假如电信的“城市光网”可以在你驾车时拨打或接听电话,手不用离开方向盘,眼睛也不用左顾右盼,口头指令即可搞定,这无疑要靠高速网络实现;而电子邮件、网上新闻、娱乐信息等支持语音播报,两只耳朵足以应付;要是你不小心迷路了,按下车内的Help按钮,就能直接接通118114呼叫中心,服务人员会指引你找到正确的方向;而你如果撞了连环霉运,车子突然坏在路上,马上启动SOS服务,服务人员就会迅速与你联系,调动就近的维修和救援队伍。
这个当然不新鲜,因为这是美国通用汽车的很受待见的特马服务-telematics。世博的上海,电信可以做到吗?如果当路畅通了,这个服务居然还会告诉你在路边哪个鲜花店会给你折扣更多,以备过年回家好礼相赠。
当然,这个也不算新鲜。但新鲜的是这一套东西是电信白送给你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你不用纠结于预存话费送车载,因为他根本就是免费的!
其实世博是个很好的机遇,至少从这几天开放的盛况可略见一斑,如果我在上海,肯定是不赶这个热闹的,如同当年奥运一样,但不去不等于不关注,关注不等于看普通电视。
如同阿凡达必须去看3D一样,你的有线电视,或再宽的带只是个影院而已,谁能拍出阿凡达来?希望电信可以拍。合纵连横,蜀吴联姻,对抗曹魏。
上海人民生活已不易了,希望城市光网将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