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迈错第二步--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VI)
人类迈错第二步--感叹人类社会选择“以美元为中心的浮动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1)
(作者注:从今天开始作者将评论的主题逐步转入到货币汇率问题上来,应用作者的货币理论原理结合作者的汇率理论对现有的‘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概念及相关问题作出评论,将评论观点不定期地陆续发表出来,透过这些观点,读者朋友们将理解为什么作者将上世纪70年代“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垮台后人类社会选择的“以美元为中心的浮动汇率制”称为“人类迈错第二步”,欢迎感兴趣的网友阅读。考虑到文章论述的完整性,在作者《货币理论》一书里和以前发表的博文里论述过的有关美元双重性的相关观点仍将被再次简要提及,但为节省篇幅,有关论述的详情则请参阅原文。
任何人任何媒体均可免费转载,但必须注明:转自杨钦松的博文并注明作者新华网址:http://yangqinsong.home.news.cn/blog/home.do,否则视为侵权。)
假如当时选用了凯恩斯教授的方案建立起Bancor国际货币体系的话,作者就免掉了写作这一系列的分别冠名为“人类迈错第一步”、“人类迈错第二步”和“人类将要迈出错误的第三步”的评论文章,G20国家的首脑们和财经高官们也不必多次聚在一起探讨如何改进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了,因为人类社会一开始就迈对了那关键的第一步!
作为凯恩斯教授经济学理论的虔诚信徒,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先生在管理和运行美国国内经济时忠实地实践了凯恩斯教授的经济学理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位凯恩斯理论的虔诚信徒,在选择国际货币体系这一事关全球经济长期稳定运行的方案时,他却放弃了三个方案中最正确的最能长久使用的凯恩斯教授的Bancor货币方案,而最终选择了那个错得最离谱的最短命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方案!这只能说是人类社会的“天命”!
4)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当时的金融货币数量有限,而且因充当国际货币的黄金本身拥有商品属性而掩盖了其货币属性,以致让当时的经济金融界更难以充分认识或分辨货币属性的多样性!尽管凯恩斯教授和怀特博士出于一战后因各国管制当时充当国际货币的黄金的进出口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的现实,而让他们反对(黄金)外汇管制,同时也因他们直观上也认识到短期资本流动的危害性而同意各国有权控制短期资本的流动,但由于局限于黄金货币的固有思维的限制,他们都没有认清黄金天生是商品而不是货币的本质,更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货币价值定律和货币分际定律,因此他们不可能从理论上认清应该如何管理外汇,从理论上明确哪些外汇可以进入,哪些外汇应该管制,因而他们对外汇管制的认识是不够全面和深入的。
作者根据自己的货币理论的原理,就外汇管理问题从理论上推论出的观点在《货币理论》一书和前期的一些博文里已经多次提及,但考虑到有些读者朋友可能还没有阅读过,因此,本文再重述如下:简而言之,那些能给接受国带来新增价值的外来货币的流入是有益的,不能给接受国带来新增价值的外来货币的流入是有害的--具体地说,那些能够为接受国创造新增价值的货币的流入是符合货币价值定律的,对接受国是有利的,各个国家政府应该欢迎这种货币的流入;那些不能为接受国创造新增价值的货币如金融投机资本的流入是不符合货币价值定律的,对接受国是有害的,各个国家政府应该禁止这种货币的流入。(欲全面了解相关详情,请参阅作者《货币理论》一书“第六章 论全球化产业(转移)分工与全球金融自由化的本质差别”)
作者的上述理论结论可以被认为是各国实行外汇管理的最高指导原则。
5)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虽然一战后伴随着黄金货币体系的崩溃,使得货币汇率动荡不定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局面的现实而让凯恩斯教授和怀特博士都主张汇率稳定、实行固定汇率制,但由于当时的经济金融界还没有发现货币价值定律,因此他们都无法从理论上认清为何汇率应该‘稳定’、如何才能‘稳定’?也不知道‘固定汇率制’有无理论依据?以及理论依据是什么?他们都只好通过将货币与黄金挂钩的方法去实现货币价值稳定的目的,也都通过将货币固定在黄金上的方法去达到实行固定汇率制的目的。正如在前文3)作者已经指出过的,他们将货币与黄金挂钩的结果将产生出新的问题,将让其货币背负上“双重价值的悖论”而将使得其构建的货币体系不稳定。
因此,无论是凯恩斯教授还是怀特博士在主张汇率稳定、实行固定汇率制的问题上,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知其必然!
各国货币汇率相对稳定的理论依据就在于货币价值定律,是货币价值定律推导出的必然的客观结果!
根据货币价值定律,任何一个经济体的货币价值都是其商品价值的综合反映,都可以通过相关计算公式计算简化后的一篮子的国内商品的价值而得出具体准确的数值,因此,其货币的价值将随着一篮子的国内商品的价值的变化而微幅波动,结果将使得任何两个国家之间的货币汇率也将随之微幅波动。所以,汇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并不是他们要求的那种‘固定汇率’,而只是相对稳定,但也不是目前这种所谓的‘浮动汇率’(后文将详细论述)。正如作者在《货币理论》一书里多处表达过的观点所描述的那样:每个国家的货币汇率都是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但又保持微幅变动的弹性汇率,它既不是现在这种固定汇率也不是现在这种浮动汇率,而是比较接近目前这种固定汇率制的弹性汇率制。(欲了解更详细内容,请参阅作者《货币理论》一书“第八章 论“诺贝尔货币对决” 命题的不成立”)。
所以,作者认为货币价值定律是各国货币汇率相对稳定的理论源泉,是凯恩斯教授他们主张实行的‘固定汇率制’的理论基础。
等等。
在全球各界探讨构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之时,人类社会必须从理论上回答一个重要的金融问题,即:为什么黄金国际货币体系可以维持数百年之久才崩溃,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却仅仅维持20余年就垮台了呢?
(未完待续)
杨钦松
2010-4-11 写于雅加达。
参考文献:
1。孙健白全民编著《每天读点金融史III》,2008年11月出版,新世界出版社
2。杨钦松著《货币理论》,2009年8月出版,经济日报出版社
3。刘舒年编著《国际金融》,1981年9月出版,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4。杨钦松‘破解困扰全球经济界的难题(II)--为什么“特里芬悖论”不成立’
http://yangqinsong.home.news.cn/blog/a/0101003458D6095431FD597B.html
5。杨钦松‘破解困扰全球经济界的难题(III)--为什么“三元悖论”不成立?’
http://yangqinsong.home.news.cn/blog/a/0101003458D60968FD5D597B.html
人类迈错第二步--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VI)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