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共汽车的时候,偶尔听邻座的两个女孩说感情上的事情,虽然她们都有恋人,但都遭遇到了家人的反对,她们的家人希望她们嫁个有钱人,其中一个意思被连续表达了两遍,大意是:“很多人分手说原因是感情不和,其实本质就是钱闹的~~~~所谓感情不和,不过是由于钱而导致的分手的借口罢了”。
作为父母家人的爱正在被转化为对物质条件的追求,而不是双方的感情,因为在“过来人”看来,相比于感情,物质条件要实在得多,而感情是可以培养的,只要相处的时间长了,什么样的人都会培养起感情来的。人赚取物质财富的“天份”却是难以培养的。
应该承认,人家说的不无道理,甚至是当今社会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但听到这些,我依然难免感觉很悲哀。
联想到两件最近发生的事情,一件是某位颇有些物质财富的朋友问我“人活着的意义”。虽然时间不凑巧,没有当时就回答,但那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另一件事是陪一位老板去买玉石鱼缸,在他的车里,他提到了海峡两岸同姓宗亲的话题,提到他们的姓氏宗谱可以追溯到西汉打天下时候的功臣。提到海峡两岸卸任与在任的政治领导人跟他属于同祖同宗,大有可以利用民间的力量推动海峡两岸统一的意思。他还提到另一个可以追溯到先秦的姓氏宗族,那些成功人士轻易地就拿出数以十亿的资金,想做宗族内部的事情。
这几个问题放在一起,似乎可以对“人活着的意义”的问题给出一些解答的方向。
简单地说,我觉得人活着的意义更多的应该是传递与继承,虽然这可以缩略成为“传承”,但传承更多的是对上的责任,而没有强调我们还需要有对子孙后代的责任。
当人把金钱与物质享受放在头等需要考虑的事情之后,就会把精神与情感放在次要位置考虑了,那之后才是价值观、理性与职责的问题。责任心与使命感,活着的意义之类的问题,当然就需要更靠后再考虑的事情了。
当一个人判断一件事情该不该做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该不该做,其次是值得不值得去做,再次是该如何去做的问题。或者说首先想到的是义,其次是利,再次是技巧与方法问题。用比较学术的方法表达,就是开始是价值判断,然后是利益取向,再然后就是投资回报率的问题,就是玩弄权谋、耍手腕了。
所以在倡导“三思而行”的时候,本身就已经超越了是否为义与正确与否的判断,而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中间,并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玩弄权谋、耍手腕了——因为权谋与手腕大体是为自己利益最大化服务,而不是行大义,做应该去做的事的。
这依然不能说世俗的人就错了,人家的选择确实有道理。不能与时俱进的行为就是迂腐至极的行为。但假如我们多考虑考虑当我们百年之后,墓志铭上将如何写,追悼会上会怎么被人评说,作古之后100年,300年之后,后人会如何评价,当我们被后代在宗祠里边如何评价我们的时候,会是尊敬还是鄙夷。
或许我们太多的人不是为了自己百年之后会怎么被别人评价,这或许就是这些人可悲的地方。
我们的先人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为的是什么?我们的子孙又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期待?许多人连想都没想过这个问题,更不要说尝试地去做,甚至排除万难去做了。
看看我们现在,活着是为了什么?恐怕更多的是为自己三五年的青春,为了及时行乐享受,为了一顿饭的风光,为了现在的锦衣玉食,为了在聚光灯下瞬间的荣耀与踌躇满志,恐怕连为父母留下血脉香火都是奢侈的想法,是谓自私至极,更是无奈至极;何谈上不愧对祖宗,下赢得子孙的尊敬?
其实房子不过是用钢筋水泥堆砌成的物理存在空间,谁都不知道会存在多久,在当今之中国,房子能够达到30年的使用寿命都算是长远的了;偏偏成为我们数以亿计的人民要用三代去努力甚至倾家荡产要换取的最大目标;
汽车不过是代步工具,却要被当作成功标志与符号去炫耀,甚至被当作孩子一般地百般呵护,成为某些人剥夺别人的健康与生命的工具。有钱人养辆车的钱比贫穷家庭养全家的费用都要高,却终究要受制于交规与法律,更无法逃客观规律的制约。一时的风光带来的会是生命的终结。
而金钱不过是特定的符号,是用来换取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的交换品,却成为用人品、道德、感情、信用等等珍贵的东西去换取。甚至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与良知。
荣誉也不过是个虚名,是媒体、官方、行业协会之类的组织为了自己的工作而炮制出来吸引眼球的东西,但为了那个虚名,都可以争夺到头破血流。
再看女人,女人大体上是需要男人花钱去养活的,偏偏男人们都趋之若鹜地追求女人,而且是更多的女人;而且女人越是年轻美貌,维持的成本就会越高昂,但偏偏年轻美貌的女人会相对得到更多男人的追求。或许那是一种进取心的表现,激发男人前进的动力,但或许仅仅是为了短暂的快感与瞬间占有的成就感。当然,让自己的妻子生活更美好是称职男人应尽的职责。除了亲人,任何其他女人都是男人的负债。
当烟能致命,酒能乱性,锦衣玉食能让人变得懒惰而助长贪念,那么还有什么是值得去追求的?
当一个人真正做到无欲无求的时候,才会真正去想生命的意义之类的话题,因为他已经跳出尘俗的困扰,而与芸芸众生追求的方向相反了。
当我们习惯了忙碌,习惯了被人指使着做无奈的事情,当我们感叹活在世界上太辛苦的时候,才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发呆都是一种享受。你的生活未必都需要被琐事所添满,你不需要被人认同,或者成为聚光灯里的焦点才是活得有意义。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不仅说的是职位地位的上下,在家族血脉方面也符合这个道理。就如辽国的天祚帝所因循的辽道宗皇帝在打猎方面的爱好,甚至昏庸到不理朝政的程度,就堪称是误国败家的经典。
人不是要活给别人看,或者死给别人看的,人的核心是要享受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点滴都需要去感悟、去品味,所以当你生活在被人监控的环境中,你就是在作茧自缚。
我们不应该作为看不到四季的“三季人”活着,立志移山的愚公告诉我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如果我们是正常人,就会想到儿子、孙子的生活,更会想到子孙会如何评价我们的问题。
贾春宝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