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灵活性是中国崛起的重要原因


     辜鸿铭曾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此外还有“灵敏”。他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

  我对辜鸿铭的观点很欣赏,而且恰恰在我努力探索中国人特质的时候,读到了他的作品,因此也颇有共鸣,尤其是对中国人的灵敏特质非常赞同。我认为,中国人不仅灵活,还有整体性的思维和眼光,可以说,中国人具有“战略上具有整体性,战术上具有灵活性”的特点。而且,中国人的特性与中国崛起息息相关。

  中国人灵活的特点早已为世界所共知,但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这一特质也饱受批评,不够严谨被认为是这种特点所带来的最大弊端。其实,任何一种性格都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在外部环境稳定、变化小的时候,严谨显得比较重要;但是当外部环境多变的时候,灵活性就变得更为重要了。因为严谨难以应对多变的环境,只有以灵活应对变化,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适宜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也就从这个时期开始,全世界也进入全球化的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恰恰适应了世界的变化,适应了全球化的发展。灵活的中国人在这些变化中,不仅很好地适应,而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GDP连年上升、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国际地位节节高升……改革开放以来,我与中国民营企业家有较多接触,也深深被他们的灵敏和灵活所折服。

  随着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迅速的变化:一件产品,从构思、设计、元件生产、组装、包装,直到销售,可能每个步骤都在不同的地区或国家进行,甚至一个步骤在几个地区完成;从生产商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的模式被打破,终端客户可能直接从生产厂家购买产品;实体店铺也不再是销售商品所必需的,买或卖都可以足不出户,即使坐在中国的家里也可以买到美国的产品;国际贸易不再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的专利,甚至打破了组织的界限,一个最小的企业甚至是个体户的客户也可能在异国他乡。这样的变化还有很多很多。新经济时代,人类的组织和活动越来越打破了地域的限制。面对新的产业业态、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客户等诸多变化,严谨的欧美人有点显得不知所措,难以应对新的变化,而中国人灵活的特质却凸显出优势。中国人,尤其以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为代表,迅速适应了诸多变化,并且积极应对:“made in China”的数量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全,档次越来越高;电子商务迅速发展,进入千家万户;文化创意产业也蓬勃发展着……

  所有这些发展,促使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有一个话题越来越热,那就是“中国崛起”。“中国崛起”,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使全世界思考着:中国为什么能在此时崛起?其实,在这个时代,中国的崛起从中国人的特质上看,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因为全球化和新经济时代为中国提供了崛起的机会。在生物学领域中有一条公认的法则——“适者生存”,在社会经济领域中也是同样。新经济和全球化时代,中国人不断创新,这种创新不是原始创新,不是模仿性创新,而正是适应性创新。灵活,正是适应新经济所需要的特征;而不可阻挡的全球化,最大的要求也是必须灵活,必须有全面的思想。中国人“战略上具有整体性,战术上具有灵活性”的特点,正好适应了新经济和全球化的要求。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崛起,不是因为中国人能干,而是这个世界走向一致的结果,是中国人的特质,特别是灵活的特质,天然地吻合了新经济和全球化的要求而产生的结果。中国人的灵活性,正是中国崛起的重要原因。

——本文已发表于2010年5月6日《中国经济时报》“战略透视专栏”


 

我的相关日志:
 
2010-04-23 | 机会均等与藏富于民
2010-04-16 | 用战略性眼光看待“个人尊严”
2010-03-18 | 中国应该买入并持有足够多的大宗商品
2010-03-04 | 追求“人的尊严”是普世价值
2010-01-25 | 2010年大宗商品中的中国变数将增加
2009-11-19 | 奥巴马之行与G2
2009-06-01 | 十二五期间中国应向规制型政府转型
2007-04-24 | 中国人的职业生涯——在首届中国职业生涯高峰论坛的讲话
2010-04-10 | 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是中国崛起的十年
2009-07-24 | 与《中国崛起》的作者讨论中国崛起
2010-01-18 | 全球化改变了价格规律
2009-05-04 | 猪流感疫情爆发为全球化治理敲响警钟
2009-01-28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一万个朋友
2008-09-05 | 要学会在虚拟经济中赚钱
2008-07-03 | 再谈大宗商品定价权
2007-10-16 | EA在信息化领域必将大放异彩
2007-05-08 | 全球化条件下的区域发展——在天津开发区“辉煌十五年,迈向新世纪”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0-04-14 | “物联网”的发展将引领“中国制造”走向高端
2010-04-06 | 来自硅谷的投资人:朱伟人
2010-04-02 | 从中国制造到大宗商品
2010-03-31 | 中关村与硅谷:从学习到多层次互动
2010-03-01 | 跨区域创业与国际化
2010-02-22 | 低碳经济领域中的一匹黑马
2010-02-06 | 智库的独立思考要有制度保障
2010-02-03 | 低碳经济下对新材料产业的战略性思考
2009-12-25 | 大宗商品交易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