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络新媒体 提升报业新增长点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民数净增超过8000万,达到3.84亿,继续位居全球首位。统计数据还显示,中国宽带网民数占网民总数已超过9成,农村网民数量超过1亿,有2.33亿人通过手机上网。网民中大多数都在20岁上下的年轻人,这些人几年之后都将成为广告商的潜在客户。而调查显示,青少年群体中通过阅读传统报纸来获取新闻信息的人数在逐年降低,传统报业如何转型已经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而发展报业新媒体运营平台已是大势所趋。

  基于上述形势,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管理层顺势而为,制定数字报业发展规划,提出发展数字报业是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的战略选择。要求尽快建成包括内容管理、业务运营、协同办公、决策支持等子系统的平台,实现技术(传播技术、显示技术、介质技术)与平台(数字平台、网络平台、移动平台)的多向融合。开发和推广新媒体(互动多媒体平台、手机报、电子报及网站、公共电子显示屏)。以适应报业新媒体发展和多元业务拓展的需要,同时建立灵活的数字技术机制和畅通的数字业务流程,加强集团内部的资源共享,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决策管理。

  刚刚过去的2009年,可以毫不夸张地被称之为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的“起飞年”。

  一年来,基于天津日报电子报报业集团商业运营平台----天津网,已经完成初期的软硬件部署。

  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天津第一个报网互动平台----海河社区上线。

  在不到八个月的时间里,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数百名记者同时成为天津网即时播报一线记者,第一时间为天津乃至全国网民提供发生在天津每个角落的新鲜资讯。

  不到九个月,天津市350个社区文化展示屏项目和党报多媒体电子发布平台被列入天津市政府40个文化体制改革项目之一。

  天津网依托自身品牌的整合营销,与集团上百个大客户实现捆绑,为集团大客户提供包括互动营销推广、视频乃至音频等在内的多媒体营销,大大提升集团客户的广告投放价值。与此同时,天津网借助集团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资源,为集团提供包括出行乃至票务预订等在内的一系列休闲旅游以及文化产业延伸服务等,得到行业客户和网民的一致好评。天津网这张依托党报资源短时间壮大起来的大网,开始发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在天津崛起。成为一只互联网新秀。

  依托党报资源 抢占市场先机

  作为有着60年报业发展史的天津日报,有着一流的政治过硬、技术优良、作风正派的采访、编辑队伍。过去的发展历史证明这支队伍的超前思维和无畏开阔精神。全国第一个工商广告发布在天津日报;全国第一个党报----天津日报打破原有的发行体制,实现自办发行;全国第一份全球发行的卫星报选择了天津日报。

  过去俨然成为历史,而当今媒体世界,新媒体挟新技术之利器,破门而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城略地。它以其无处不在和纵情表达,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传媒的秩序。传统报业面临着抉择,是面对还是退缩,天津日报人选择了前者。

  2008年底,天津日报成立60年来第一次公开竞聘的岗位,是一位党报集团旗下的网站总裁。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牛一兵在公开竞聘动员会上说,我们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体制机制,给天津网的市场化运营让路。

  正是基于此,天津网总裁张晓阳带领他的团队在随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不断总结经验,并在参考其它党报网站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天津网发展必须坚持“三个意识”,即:阵地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

  在明确了天津网发展要遵循的“三个意识”之后,天津网又在此基础上延展出在报网融合的操作中还注意发挥“四个优势”,即党报的政治优势、新闻资源优势、编辑记者的人力优势、传统媒体的数据库优势。“四个优势”使得天津网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成为天津网络新闻“劲旅”。一枝独秀。

  摄像机、照相机、采访机……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第一次为集团旗下的各个报刊的新闻记者配上全媒体记者的行头。数十名天津日报社、每日新报、城市快报记者成为天津网即时播报一线采编记者。在承担报纸正常的新闻采集任务的同时,将根据在一线采访的实际需要,将采访的新闻第一时间通过集团配备的无线发布终端和发稿平台传送到天津网编辑中心。最后经过后台的编辑处理后实时发布到天津网。目前,每天通过天津网发布的实时动态新闻达到80余条。天津网即时播报已经成为天津乃至全国百姓了解天津的一个新的窗口。

  除此之外,天津网与天津日报群工部、每日新报新帮办工作室共同打造的“网上帮办”,已经成为天津地区影响力最大的求助平台,民众常常致电乃至在网上给帮办留言,希望帮忙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网上帮办”推出2个月以来,帮助市民解决咨询544个、投诉问题847个、爆料问题746个,每日网上帮办处理并发布信息50余条。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

  天津网海河视频与每日新报联合制作的直播访谈节目正式上线,这不仅是天津网首次面向网友制作视频直播节目,也是天津日报集团数字化进程中扩展传播模式的突破。成为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一道新的风景。

  2010年1月,天津日报上的新闻第一次出现在天津卫视导视频道津城快讯栏目,与以往只能收看电视新闻所不同,这些新闻可以通过市民手中的遥控器随时来点播查看。天津日报第一次走出传统报纸领域,进入电视屏幕。

  2010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视察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在集团旗下的天津网整合发布区,赞同地表示,天津网是提高传播能力的有益探索,用网络优势扩大了党报舆论主阵地。李长春强调:党报要带出一支一专多能的编辑记者队伍,要大力提倡依托传统媒体建立重点的新闻网站,这样可以实现新闻资源、人力资源和数据库的充分共享,可以大大增强党报舆论传播能力,逐步形成网络世界中公有制占主体的格局。这是中央领导同志对天津网发展思路的充分肯定,给网站以巨大的鼓舞。

  提升集团客户品牌传播途径 探寻党报新媒体增长亮点

  媒体资源涵盖多重范畴,且最终集中于客户资源。媒体资源的价值,也多须通过客户价值的实现而实现。作为一个新兴媒体,整合内外部资源并向广大客户提供更好的综合性服务,是实现其自身发展的重要工作。

  天津网在设立之初,就将旗下各业务的市场服务对象锁定在集团重点大客户资源上,并以此为目标进行了多种尝试。初期,已经配合集团进行了各类客户的的网络增值销售,提供互联网平台上的专业服务,帮助广告业务部门开拓了传统报媒广告基础上的新创收点。

  2009年,天津网通过深入沟通,挖掘天津传统品牌中华老字号“陈林洗染”的推广需求,根据本地化市场策略进行了以品牌再树立为目标的系列工作,通过网站策划与建设、手机报订户抽奖活动、品牌网络宣传、线下活动组织、用户体验、门店宣传等个性化服务,有效实现了客户品牌推广目标,得到了陈林洗染的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天津网运营中心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大客户部进行错位营销配合,为集团大客户部的37个大客户建立网上俱乐部。并依照不同的行业和类型进行细分,根据不同客户的产品提供个性化品牌推广需求,将以往的仅靠单一平面媒体宣传推广的模式,转变成为通过平面宣传、网站互动、社区调查、视频对话、短信回馈、手机展示等多媒体营销推广。在实现集团大客户广告品牌价值进一步延展和提升的同时,天津网自身也通过与集团大客户的配合与协作,取得自身品牌、运营效益、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的提升。

  在此基础上,天津网经过系统总结自身优势和市场数据信息的整理分析,重新定位了企业服务范畴,综合特色的优质资源,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可检测的企业服务。目前,我们整合集团内外部资源,可综合利用媒体新闻、高质广告、网友互动、视频演播、短信通道、手机展示、电视节目植入、户外传播等手段进行综合性传播服务,根据二八法则、关注长尾效益,抓住大客户商机和特色需求,整合不同媒体平台的可用资源,从单一的媒体角色向广告策划与品牌传播方向进行转型,通过2010年天津房交会等大型活动的实际演练,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效。

  天津网的起点是媒体,有着与生俱来的传播功能,这一点是发展的基础,也是价值的核心。我们深深理解,实现天津网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帮助客户实现他们的传播目标,我们的市场工作将仅仅围绕这一重心,理解并引导市场需求,通过细致的创新性工作更好地向全国、全世界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发展文化娱乐产业 拓展党报在新文化领域市场地位

  在打造网上社区和即时播报以及捆绑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大客户的基础上,天津网借助集团优势,继续向文化娱乐乃至体育休闲等项目上进军。不仅第一次以集团资源承接亚洲篮球锦标赛、立秋等体育文化娱乐项目。还通过多种渠道,建立起一个集院线演出、票务销售、发行配送一条龙服务的娱乐休闲新媒体渠道----全票网。

  天津网在通过与集团相关部门合作中,通过整合集团在体育休闲、文化娱乐、发行配送等领域的优势资源,由天津网与集团体育文化产业公司、每日新传媒公司共同组建一个集院线演出、票务销售、发行配送一条龙服务的新平台----全票网。为网民提供线上购票、体育赛事新闻浏览、即时票务查询、实时订购、实时出票、在线支付、网下配票送票的“一站式”便捷舒适的在线购票体验。

  全票网自2009年7月份正式上线以来,就迅速承接了亚洲男篮锦标赛全球票务的销售工作,在不到2个月的运作中,单全票网的销售收入就达到45万元。随后,网站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后参与并承接了舞台剧《开心麻花》、《阳台》、音乐会《女子十二乐坊》、《21克拉》、《张信哲天津巡演》、《谦变万化-刘谦天津演出季》、《那20年-那英天津巡演》等演出的票务销售,历时近半年,票务销售收入超过150万。

  不仅如此,全票网通过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每日新公司的合作,在其遍布全市的32个配送网点布设出票系统,让市民出门就能购票取票。

  京津城际列车的开通无疑进一步拉近天津与北京之间的距离,也给天津网旗下的全票网带来无限希望。面对北京丰富的演艺乃至旅游资源,天津网通过多方协调与沟通,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将北京数百个场馆的门票乃至旅游业务引入到天津,使得百姓不出天津大门就可以第一时间买到北京上百个场馆的门票。在服务天津市民各方面需求的同时,也大大提升天津网的整体综合实力,而全票网也一举跃居天津票务龙头,成为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在国家新文化产业发展改革中的一个排头兵。

  通过上述创新和尝试,天津网旗下的全票网注册用户不到一年时间超过5000人,直接购票人数也超过2000多人。海河社区上线测试第一个月用户量就突破1万人,目前每天同时在线用户也超过1000人。天津网网站世界排名也从2008年底的8万名跃居到目前的1万名左右,最高曾一度达到8000名以内(图表)。在09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天津网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以及在新项目运作等方面的尝试,无论是网站流量还是人气乃至用户黏度等都得到大幅提升。

  进军新媒体、新经济产业,集团最看重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收入,也不仅在于知名度的提高,而是奠定了一条品牌发展新战略。“要像打造报纸品牌一样打造新媒品牌。”背靠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按照集团党委新媒体战略布局,天津网通过横向整合、纵向合作的思路,逐步梳理出了一个党报集团在新闻发布、文化产业整合等等一系列新的媒体品牌。

  融合,促成了整合。但简单集成或者整合无疑是饮鸩止渴,慢性自杀,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杀鸡取卵。在张晓阳看来,要想找寻到一个可持续盈利的模式,天津网必须完成由新闻资讯提供者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不仅卖广告、卖内容,还要卖信息产品和增值业务,三种盈利模式的叠加,才能构成我们的产业化实践。”天津网未来发展蓝图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