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那一年


 

1

这一天,日历仿佛用鲜红的铁水浇铸,凝固成无数华人心中一个巨大而隐晦的数字。在贯穿二十一年的复杂情绪里,这一天是一些人未雪的耻辱柱,是一些人不倒的纪念碑,是一些人在路上的乡愁,仰望星空的天问,是一些人焚烧血袍后的永恒不安。

这一天,一个民族通往明天的路被活活轧断。

不再是黑板上“多难兴邦”的粉笔字可以随手擦去,也不是把另一块黑板裱成艺术品典藏就能赋予它荣耀和美。这一天不属于任何企图操控的好人和坏人。这一天只属于它自己。这一天是一个国家永难启齿的秘密,是几个大人物共同的私生子。

它,到底是谁?

 

2

那一年,从“运动”到“动乱”再到“暴乱”,措辞显示出汉语言的精妙意蕴,真相被深刻地拿捏成政治艺术。这门艺术代代相传,老树成精,祸害众生。那一年,幸存者被驱逐流亡,照片被禁止传播,文字被矫饰屏蔽……记忆呢?灵魂呢?可是,这是一个最不擅长诚实、最不习惯叩问心灵的民族,他们的记忆和灵魂统统靠不住。无论他们是谁。

 

3

站在时代的交汇处,一个七零后的大儿童情感暖昧,没有六零后感同身受的激昂与剧痛,没有八零后时过境迁的空白回忆,没有透明的资讯,没有坦荡的对话,没有敌人,没有烈士,没有灾难,没有真相,只有12岁的少年记忆深处的碎片与现实保持神秘的关系。

二十一年后,那段历史像无人认领的小孩扔在广场,任凭人们把它打扮成他们想看到的模样。它成了一些人的“偏头痛”,成了一些人的“大事业”,成了一些人的“工具箱”,成为一些人自虐的“时尚”,甚至,成为一些人的“既得利益”。

我,该如何解读那诡异的小孩?

 

4

这一天群贤毕至,这一天群魔乱舞,众声喧哗处,时髦的小丑们在玩抡火圈的游戏。即便这段历史完全缺席,也足以取证这个国家机器的腐朽、政权的邪恶、人心的堕落、道德的败坏、价值观的错乱。这是再糟糕不过的年代。但通往奴役的宽敞大道上,没有最糟,只有更糟。只要他们仍坚持撒谎,坚持野蛮,坚持自私,坚持欲望,坚持用没有灵性的“自我”追求理想拯救世界,那么这个民族注定只会在那条路上越滑越远。无论他们是谁。

你能用牙齿咬掉自己的鼻子么?

 

5

看过很多关于这一天的照片、文字、视频,以及他人的情绪与感想,我脑海仍缺少清晰的真相和成熟的思考,虽然我和多数人一样认同“自由、民主、人权”之宏大理想与个体幸福,但,这并不能说明持这种理想之人的头脑是清醒的,思考是客观的,驱动是坦荡的,行为是公正的,利益是普世的。很多忙碌者和麻木者一样,什么都没做。

这一天,我迷失在讯息与观念的丛林,期待时代的清算和审判不要来得太晚。

 

 

 

                                                                        20106月5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