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费解的国务院电动汽车政策的质疑---补贴不如无贴


补贴不如无贴-质疑补贴电动汽车厂家政策
胡伟新 于 2010-6-11 7:53:53 发表 | 事件发生地:北京 | 类别:宏观
 
发表者简评:


 

     从车和路考虑,如果没有路,连独轮车、马车都不可能有,更不可能有电动汽车,充电站相当于充电汽车发展的公路和马车的驿站,因此没有充电站电动汽车就无路可走,因此支持生产车的厂家不如先支持建充电小站的商家,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因为没有路和充电的驿站电动汽车是卖不出去的。

    1、关于充电站点很少的问题,通过立法,鼓励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采用社会力量(社区、居委、办事处、区政府等行政力量促进和无息贷款扶持、经济奖励手段)尽快建立充电网点站:目前的思路是依靠国家和汽车厂商自己建立充电站,这一方法又慢耗资又大而且不好管理,则可以借鉴当年我党采用的依靠人民战争的方式解决,就是规定可以在具备场地优势的洗车店或者其他汽车修理店、甚至具有广场的条件其他行业的门店都可以改为充电站,由当地的科委经过技术验收后颁发技术合格许可证.

        2、应当节省资金的使用,为促使生产厂商的量产努力,以比亚迪为例,主要的是销量和产量要上规模,将电动汽车厂商的每台4--6万人民币的补贴款项改为5---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中长期无息贷款,由于补贴厂商款的做法容易助长电动汽车生产厂商缺乏创新和降低成本的惰性增加。对生产厂家而言因为补贴是不要白不要,补贴多少都不嫌多,但补贴反作用巨大。

一般认为,1万辆是量产的基本规模。截至目前,比亚迪的F3DM和E6都还远远没有跨入这道门槛。王传福自己曾经表示,不算研发费用,F3DM每卖掉一辆,亏本2万元。现在F3DM和E6都仍然处于试制阶段。比亚迪在深圳坪山基地新建了一条柔性生产线,E6、F6、M6、S6四款车型共线,设计产能在10万辆左右,预计2010年五、六月份正式投产。可见并不是不赚钱而是项目初期不赚钱,因此,没有必要用补贴来惯坏生产企业,因为这些都是纳税人的钱,因此可以学习美国政府的做法,不是直接补贴而是低息或者无息贷款,等企业发展起来了再还,更用不着给外国生产电动汽车的企业在中国销售的时候补贴。

 

 3、充电站比加油站安全要求标准低得多,抽出一部分补贴厂商款项改为给这些小型电动汽车服务行业3---5年的扶持性无息贷款(类似内蒙古饲养羊群可循环式无息贷款操作方案)支付到这些充电店用最快的速度建立起来,工商管理部门才能发给工商营业执照。

   4、可以大量的解决就业问题:这些民间充电店铺的一系列补助措施要得到法律的保护,这样既可以节省充电网点兴建的巨大投入和缩短建设周期,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又可以解决大量群众下岗失业后的就业问题。

由此可见,为保护纳税人的资金使用的效率,补贴助长惰性不如改为政策性长期贷款,简单说就是:补贴不如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