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武:价值投资是一种信仰


徐英武:价值投资核心的哲学就是,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买入价值适中的股票。很难说价值投资是如今投资方式的主流。对于普通的人,我认为最好的投资方式是投资指数基金。


价值中国:自1934年格雷厄姆和多德合写的《证券分析》中首次提出价值投资理念以来,价值投资已经成为证券投资的主流理念之一。请您为我们说说价值投资理念的提出对于证券投资有怎样的意义?

徐英武
:在格雷厄姆提出价值投资理念之前,价值投资在逻辑上难以自圆其说。之前大家对股票的态度,更多是一种投机,在他的理论之后,价值投资就有了基础性的理论。价值投资对分析股票所代表的经济学含义有重大意义,主要包括研究股票背后企业运作的情况。这就是它对证券行业的一大贡献。

在现实的投资中,价值投资只是一个流派,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以合伙人的角度理解股票。股票是公司的凭证,代表公司的一部分。第二,企业都有本身的内在价值。第三市场波动,可以把价格压的很低,远离内在价值。当价格低的时候,从价值投资者看来,就会买入,当价格合适的时候就会卖出,就是说市场对价值有纠正的作用。市场从长期看来就像一个称重机,会测量股票的价值。

除此之外还有两类投资流派,一种是技术分析,主要参考交易量和曲线走势,作为他们投资股票的依据。另一种较为庞大,计算机产生的交易,大概占到市场交易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主要是根据某些条件来得出公式,通过公式的计算来进行交易,发布指令。

所以,现在很难说价值投资是如今投资方式的主流。

价值中国:您从2008年投资美国股市,到目前为止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您的投资哲学?

徐英武
:我的投资哲学基本上就是价值投资。哲学是一种信仰,就是说用比较低的价钱买一个价值比较高的东西,比如说有机会用五角钱买一元钱的东西。

一些人是从来不会接受价值投资的,从别的投资方式转而做价值投资基本不太可能。而一旦相信这种投资哲学,也不太容易转变成其他的投资方法。价值投资核心的哲学就是,以便宜的价格买价值相对适中的股票。

价值中国:作为市场最著名的白马股,贵州茅台此前连续5年净利润增速超过30%,7年间股价上涨30倍。但今年来茅台情况不佳,从180元跌落到130元。跌下第一高价股神坛,对此您怎么看?

徐英武
:首先,我从来不认为茅台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要求除了公司本身是一个好的企业之外,还要有一个合适的价格,因为价值投资的含义就是以便宜的价格来买一个好的资产。从180块来看,茅台肯定不是价值投资。我们判断茅台的时候,看到茅台是好的资产,但是却没有便宜的价格。价值投资会考虑资产的价值,也会考虑资产的价格,价格的考虑会多一些,在考虑公司价值的时候,会考虑公司的成长性。但是茅台的成长性好吗?市场的估值是多少?成长性是否已经很好的反应到股价中去了?所以我通过观察就不会去做在180块去买茅台这个事情,这就是我的看法。

价值中国:“股神”巴菲特曾说过:“我最喜欢持有一只股票的期限是:永远。您认为这句话揭示了一个什么投资原理?您对这个原理是怎么理解的?

徐英武
:巴菲特长期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和美国本身的税务结构有关系,资本所得税在美国是一年一交的,如果股票不卖掉,就会一直是递延的资本税,不用支付现金,所以长期持有比较合算。另外一方面,认为巴菲特就是长期持股,这是大家对于巴菲特的错觉。在他的早期,巴菲特并没有长期持股。

第二是巴菲特说这句话的背景。在他说这些话的时候,他拥有的股票已经不容许他在市场上销售这些股票。因为如果他销售了,就会产生崩盘,这是一件非常显而易见的事情。

巴菲特早期,他的买卖是比较频繁的,他并不是在价格很高的时候卖,而是看到市场已经把价格纠正的时候,就卖掉了。比如一个公司一股内在价值十元钱,在四元钱的时候买入,如果是价值投资人,在八元或是九元的时候就已经卖掉了,不会涨到十元再卖,更不会等涨到十五元再卖。市场可能远远高于企业内在价值给出报价。

第三个原因,巴菲特没有卖的股票都是他有影响力的,比如说在这些公司里面,他都是董事,可以决定一个人是否可以任首席执行官,这是他会长期持有这些股票的一个重要理由。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都是这种例子。

价值中国:长时间的投资,可能会经历很大的市场波动,你觉得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徐英武
:市场波动就像格雷厄姆说的,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我们的敌人。我经历过比较大的市场波动,2008年有过剧烈的市场波动,2009年也是比较大的波动。如果股票的价格远远超过公司的价值,我就会卖掉而获利离开,如果损失太大,我会考虑企业的竞争力、财务会不会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变化的话,我会一直持有公司的股票。价值投资主要是单个企业的估值的问题,对宏观的经济就不太关注了。我经历的最大波动大概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一般情况下我会选择买入来摊薄成本。当价格涨上去的时候,我就不会去关注了,这与一般人的思维是不太一样的。

价值中国: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可能并没有像巴菲特那种源源不断的免费资金和资金永久使用的期限,您对他们进行投资有什么样的建议?

徐英武
:对于普通的人,我认为最好的投资方式是投资指数基金,因为大部分人缺少价值投资的知识框架、智力水平和心理素质。指数基金比较便宜,不需要复杂的思考和操作,收益还不错。如果个人投资者对股市的波动有所担心,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现金存起来,人没有必要和自己较劲,让自己心理安稳最重要。

价值中国:价值投资买卖的过程中涉及哪些重要数值?对于周期性公司和成长性公司来说,在估价角度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徐英武
:首先要对公司的内在价值有大概的判断,第二要有一个目标价位,第三,要有时间的限制。比如说一个月的股票盈利要超过百分之百,就要把这些股票卖掉,不管价格涨多少也不再关心。市场在对资产认识过程中,可能已经非常接近内在价值了,不可能一直涨,没有资产可以一直价格飞涨。

我认为各种的宏观指标,都可以不去关注,比如道琼斯指数,利率,汇率,像这些宏观指标,我几乎是不会考虑的。这些对于价值投资来说意义不大。

我从来不区分周期性公司和成长性公司,我都会一视同仁,我主要是研究具体的公司。

价值中国:您认为价值投资有哪些忌讳?

徐英武
:价值投资的忌讳基本都是人性的弱点。第一是长期持有,价值投资不是长期持有,而是等待市场认可资产的价值,然后卖掉。第二,在市场上很难找到符合投资标准的标的,还去投资。市场都在涨的时候,很难找到便宜的股票,尤其对于基金经理,但是由于工作的压力和非理性冲动,不管市场怎样高涨,都会去买入,这是比较难以控制的。第三,价值投资对投资人要求比较高,需要精通会计,需要把会计和微观的经济活动联系起来。做到这点非常困难,一般的基金经理很难精通会计和税务。另外,我觉得还和人的心理结构有关,价值投资需要人有某些内在天生的气质,而一般人是不具备的。这些素质包括自律,冷静,独立思考,这些自身的秉性,恰恰是许多人所缺少的。

巴菲特说,投资不需要太高的智商,我认为是不对的。巴菲特和他的合伙人的智商都很高,价值投资虽然不能讲万里挑一,但至少需要高于常人的智商。此外还需要在心理和性格方面具有优势,能够理解人性,理解企业。

价值中国:坚持或不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与投资者个人的知识结构、价值观、或性格有何关系?

徐英武
:关系很大,做价值投资需要良好的知识框架,知识框架主要包括几个部分,首先是会计,此外还需要了解财务分析、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税务、常识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常识,在观察某些企业的时候,有些企业很容易赚钱,有些企业则恰恰相反,有些企业看上去股票很便宜,但是投入后发现,它会慢慢的消耗投入的资本,这就需要常识。  

从心理学的差异上来看,有些人喜欢刺激,就是喜欢短期快速的致富,这可能不太适合于价值投资,价值投资要思考的更长远,要冷静,要有理性,有时候要淡然。这点很重要。

价值中国:中国股市的有效性还很低,有许多可以利用的地方,什么样的人比较容易接受价值投资?

徐英武
:中国股市的有效性的确比较低,表现在同步涨跌的几率上,就是市场涨的时候,大部分股票都是涨的,市场跌的时候,大部分股票都是跌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实行价值投资就非常难,因为微观的分析没有什么意义。价格的变动不在于企业本身,只在于市场是涨还是跌下,价值投资就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

另外,价值投资需要的知识框架,智力能力,心理学素质,都要求比较高,个人投资者很难做到。机构投资者由于有很多月或季度的考核,使得这种投资的办法很难成为主流。

最后,还有信息披露的质量,包括年报,财务报告,内部人员的交易情况,目前这些质量都不高。所以,我对中国市场上应用这个投资方式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价值中国:上述问题列表中没有涵盖到,但是您特别想讨论的论题。

徐英武
:第一:价值投资并不是长期持有,从巴菲特的人生经历就可以看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他的买卖非常频繁。有时候巴菲特长期持有是因为公司是一个好公司,有些时候巴菲特是因为股票卖不掉才长期持有。另外说他长期投资是和美国的税务结构是有关系的,不像中国,没有那种税务结构,所以只要市场认识资产的价值就可以了。

第二:普通人也可以做价值投资是一个常识性错误。因为价值投资对人的要求很高,普通人很难以价值投资的方式来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