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各地为争名人故里,炒的面红而耻,新华网友“致远”在自己的博客里直问,“潘金莲故里怎么没人争?”他在博文中写道,说到名人,其实潘金莲也算一个,野史或者小说都把她丑化了,让她成为一个淫荡恶妇而流臭千古,我却不这样看,我认为潘金莲才是妇女解放的先驱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为了摆脱有名无实的婚姻她别无他法,要么私奔(西门庆不会放着万贯家产出逃),要么弑夫,只是她不是太幸运,遇到了武二郎这个克星,最后都成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如此一想,潘金莲才是响当当的名人,比秋瑾提倡妇女解放还要早很多年呢!
“致远”说,放着这样一个名人为什么不争,可能因为名声不是太好,名声不好有什么关系?大概是因为影响那个地方的形象,说某某市是潘金莲故里,人人可能都要退避三舍了,说某某县是赵云故里,英雄人物的出生之地,好事者都要去看一看,其实楼还是一样的高,马路还是一样的宽,与别处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想借着死人的招牌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罢了,美其名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在读“致远”的博客时候,笔者一直想笑,甚至想到把潘女金莲租给韩国得了,传韩国男人爱嫖,又与中国争抢过李白的故里。租期三十年,或者五十年,这样给中国的潘金莲还能打一个“国际牌”。为中国赚点外汇。后来一想不妥当,别和中国“借”给越南的一个海岛一样,租出去了,到时候再要不回来了,让子孙后代难堪。
近期,关于潘金莲已经名花有主了,据广州日报5月29日刊发的《三地否认争西门庆故里 山东改打潘金莲牌》的文章称:5月4日,南开大学学者、天津市历史学学会理事裴钰在《中国经济周刊》刊发了一篇文章《西门庆故里两省三地之争:野百合也有春天》。该文章中称:名著《金瓶梅》引发了两省三地的“西门庆故里之争”,具体涉及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市和安徽的黄山市。
裴钰文章一出,顿时引发了轩然大波,有的媒体甚至刊出了“两省三地争认淫棍西门庆故里”的新闻报道,对这一现象进行批评。由于报道引发的争议极大,三地官员陡感压力。连日来,“西门庆”三个字在当地官员口中都成为一个敏感词汇。
据说从5月5日开始,山东阳谷县旅游局副局长徐保章已经接待了多批媒体,“有央视的、中新社的、上海的、山东的、重庆的。我总结了一个规律,凡是到过现场的人,都不会同意裴钰老师的观点。裴钰的文章只是学术研究,不是新闻报道。裴钰没有来过阳谷,他对这个情况不了解。”徐保章说,“阳谷不可能打西门庆牌,只是打造文化品牌,涉及西门庆。如果没有西门庆,就不会有武松斗杀西门庆。西门庆这个人物就是给武松做铺垫的。”
另有聊城大学教授宋培宪称,鲁西地区历史文化有两条脉络:一是围绕着《水浒传》的草莽英雄文化脉络,另一条就是围绕着《金瓶梅》的运河市井文化脉络。这两条脉络有时也会产生交叉,因为《金瓶梅》就是从《水浒传》中的《武十回》演绎而来的,原形也是《水浒传》。
由于景阳冈坐落于阳谷县境内,阳谷成为武松打虎地,同时也被称为武松的故乡。宋培宪说,武松在景阳冈打虎后,虎被人抬到了阳谷县。在路过县城的紫石街时,武松正好遇到了哥哥。后来,在紫石街旁的狮子楼上发生了武松斗杀西门庆一幕。
宋培宪说,临清是《金瓶梅》的故事原型地,这一点,史学家已没有大的争论。一般的史学家认为,《金瓶梅》中所谓的清河就是指临清。因为清河没有运河大码头,历史上的临清是运河边极其繁华的一座城市,人口曾达到百万之巨。《金瓶梅》中也有直接提到了“临清大码头”。
此外,清河县也有理由大打《水浒传》或《金瓶梅》牌。1989年,宋培宪曾到清河去采风,专门考证过武松的故乡。宋培宪说,清河县史志办提供的清河地名资料中记载,武松是清河县武家洼人,潘金莲是位于清河县城东8公里黄金庄人。据考证,潘金莲的丈夫也叫大郞,同样是家境贫寒,但此人身材高大,后来考取了功名,这也与水浒传中武大郞的形象有所差别。
日前,新华社在就报道中也说,近年来在中国发生多个城市抢注“名人故里”商标的事件,甚至连一些明星家乡也急于自我标榜“名人故里”,贻笑大方之余,也反映出当下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功利心态。
报道说,近年来,随着许多城市提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名人故里”纷争四起,从炎帝、尧帝、舜帝,到老子、姜尚、皇甫谧,再到诸葛亮、赵云、李白、曹雪芹,以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例如西门庆等故里,都引起各地争抢。新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在播出后,诸葛亮究竟躬耕于何处,引发河南南阳、湖北襄樊(古襄阳所在地)和山东临沂3地再掀争论。
另外,湖北随州、陕西宝鸡、山西高平及湖南株洲炎陵县和会同县全都添加争夺“炎帝故里”的战局。为了出奇制胜,一些城市还捏造“假古董”、仿古和人工文化景观。山东省阳县就打出“西门庆和潘金莲偷情景点”招牌,让人啼笑皆非。类似情形也发生在申请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笔者想,“西门庆和潘金莲在‘偷情’”是一件很保密的事情,因为二人是在“偷”,自然也就没有人看见,阳谷县推门出这么一个景点,自然会吸引人的眼球。这不,就连台湾学医的侯文咏博士,也参与进来,不过,他与本文中提到新华网友“致远”一样,不但为潘金莲翻案,还对三地争夺故里举动表示声援:“争夺西门庆故里不是坏事,应该正确认识《金瓶梅》和书里的人物。”
新华网读书栏目,还对侯博士的观点列出三个另类解读,原文如下:
另类解读1,“《金瓶梅》是一本讲人性的书”。侯文咏曾做过多年医生,36岁那年,他选择了做一名专职作家。十几岁初读《金瓶梅》时,他惊讶这样一本让人“惊艳”的书以前却没有机会读到它。他认为:“《金瓶梅》是一本讲人性的书。这本书总共二三十万字,对性的描写有一万多字,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这本书是讲色情的。实际上,潘金莲是被张大户卖给武大郎的,之后张大户还要继续非礼她。潘金莲和武大郎的婚姻是违背她的本意的,是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金瓶梅》把人的层次写得非常好,潘金莲为了牢牢抓住西门庆,用了很多手段,既可恶又可怜。过去我们教育孩子,都是把好和坏的界限说得很分明,实际上人性中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兰陵笑笑生在这本书里对人性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把握,绝不是为了色情而色情。作者是在借这本书,暗讽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实际上我们现在在网上看到的东西,尺度要比这本书里描述的大得多,相信有一天,这本书的真正价值能被更多的读者认可。兰陵笑笑生我们现在也不知道他是谁,但从他的写作可以看出,他应该居住在京城,念过书,当过官,懂音乐。他对当时的时代是有不同看法的。如果用原名写作暗讽当朝,抓到了是要被砍头的。所以作者才会隐姓埋名来写作,当时民间流传的版本非常多。”
另类解读2 ,“西门庆是一个成功的商人”。《金瓶梅》从出炉那天起就饱受争议,至今已400年有余,西门庆更被冠以各种各样的恶名。侯文咏认为,如果从资本的原始积累速度来说,西门庆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父亲只留给他一个药铺,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靠着对商界潜规则的了解,靠着自己的能力打通各种关节,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企业,如果搁现在,他绝对会是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板。他穿着最好的衣服,骑着高头大马,他在当时骑的马相当于现代人开的宝马,因为马在当时要花很高的价钱从塞外买。他是山东人,一米八几的身高,骑在马上,是很潇洒的。”
侯文咏认为,这本书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金瓶梅》就是一个男人的奋斗史,和一个女人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采取的种种手段。西门庆经商成功后,想要的女人没有得不到的,他原来以为有钱可以收买一切,但最后才发现这是错误的,再有钱,也逃脱不了生老病死。他对女人的爱不是真爱,在疯狂的淫乱之后,死的时候很悲伤。他一直追求成功却并不快乐。现在很多人追求所谓的成功,又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了吗?这本书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没有给答案,而是提出问题,让读者自己去思考。
另类解读3,“争夺西门庆故里不是坏事”。虽然是第一次到大陆,但提起三地争夺西门庆故里,他当即表示:“听说过。这和文学本身的价值没有关系,西门庆只是小说里的一个人物,是不存在的。不像很多文学作品里的人物是有历史记载的。争夺不存在的人的故里,看起来很荒谬,但这应该是很多人内心真实的反映,是一个纪念,不是错误的,更不是坏事。”
呵呵,有人说潘金莲是“荡妇”,有人说潘金莲是妇女解放的先驱,比秋瑾还有名气。如此说来,当初听房并传出西门庆与潘金莲在山东省阳谷县偷情的那小子还真是“艳富不浅”了,如果这样想,潘女金莲当初“叫春”般的呢喃,还真就不那么可恶了。(梁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