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我的家
在浩瀚无边的网络海洋中,有一个“七一社区”。她因为一个特殊的名字与广大党员干部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也因为这样那样的机缘和机遇,认识了她、喜欢上她、服务于她。
认识七一社区,是在2009年七一之前。当时,我被抽在我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办公室宣传组。因为工作的关系,需要向七一社区的“科学发展”版块投送有关科学发展观方面的信息,于是走进了七一社区,认识了七一社区,钟情于七一社区。当关于我县学习实践活动方面的信息第一次被挂上“红旗”并被“学习与实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官方网站采用时,那种激动,难以言表。尤其是关于我县旅游方面的一篇信息《江苏洪泽:着力打造中国东部古堰旅游第一品牌》被收录进“学习与实践”官方网站的学习实践活动特色经验关注度排行榜第8期,列市县类第一名并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和认可后,七一社区的影响已经在我县科学发展观活动办公室的全体同志的心中扎下了根。每天必上七一社区,已经慢慢成了我的习惯和最爱。
喜欢七一社区,源于对时评创作的热爱。我从2006年上半年开始接触博客写作和尝试时评创作,并一发而不可收。而在众多的时评类网站中,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网友声音是我时评创作的启蒙老师和成长进步的见证者、推动者。在七一社区没有推出时,我所有的稿件都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从信箱发出,尽管方便,但是不能及时方便地实现互动交流,尤其无法和广大网友进行实时在线互动交流。自从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推出了七一社区并逐步取消信箱收发稿件后,我也逐渐地转到了七一社区进行发稿。当一篇篇稿件被编辑插上“红旗”并被网友声音采用而倍感欣喜的同时,我也结识了很多新朋旧友。发帖、跟帖,思考、讨论,大家都以社区为家,我也渐渐地离不开了她。七一社区不仅成为广大网友和通讯员们工作、学习、交流的重要网上阵地,也正在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共同的“网上精神家园”。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和通讯员在网上互动中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分享快乐、共同提高。在七一社区中,我快乐,因为我喜欢;对七一社区,我喜欢,因为我收获成功。
服务七一社区,得益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由于自己的勤勉和坚持不懈,我慢慢地被越来越多的网友主动加为论坛好友以及QQ好友,也被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以及七一社区的一些编辑们看好和相中。2010年3月5日,我意外而幸运地收到了七一社区的编辑谢磊老师给我的QQ留言,他说想让我担任七一社区“党政时评”版块版主的邀请。当接到邀请的一瞬间,我既感到无比兴奋,同时又感到压力很大。尽管我以前曾经有过建设本地党建网、政府网以及管理网站论坛的经历和经验,但是,担任七一社区的版主,我毕竟是第一次,而且我深知自己还很不成熟,唯恐辜负编辑和广大网友的期望和厚爱。正当我犹豫不决时,谢总给了我鼓励,广大网友也给了我众多支持。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挑起了可能还很不称职的版主的担子,成为了有幸为大家服务的七一社区版主队伍中的一员。于是,每天登录七一社区发送自己时评文章的同时,只要一有时间便看帖、加精、推荐,已经成了我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的一个硬任务。当然,在服务七一社区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进步了不少。尽管目前离编辑和网友的要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但是我会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为七一社区做好服务。
七一社区,作为党员干部交流学习、讨论提高的“网上精神家园”,也已经成了我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七一社区,我选择我无悔;七一社区,我奉献我快乐。七一社区,我的爱;七一社区,我的家。
(倪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