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垄断国企挟制舆论!


警惕垄断国企挟制舆论!

马宇

 

日前,写了篇小文批评电信企业的“消费陷阱”,本要在某报我的专栏中发表。付印前几个小时,神通广大的中国联通要求该报撤稿。因为中国联通是该报上级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所以,报社不敢得罪这个大财神,理所当然地把这篇稿子拿下了。

在中国特色的舆论环境中,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相对于那些因为敏感问题而被撤稿甚至干脆列为禁区封杀的无数稿子,这篇小文的命运不值得关注。相对于那些大题材、真思想、振聋发聩的被封杀大作,这篇小文的内容更算不了什么。但我以为,其中还是有可思索之处的。

其一,这家报纸本来是国内难得的讲道义、有担当的,虽然并不是惟一的。我跟这家报纸接触很久了,首先是读者,多年来我一直买这份报纸,目前也是我购买的两份报纸之一;其次是作者,十多年前我就为它写稿,蒙他们不弃,时不时会有篇小文见报。后来有一段时间该报遭逢厄运(哈,他们其实一直被盯着,动不动挨批),总编被撤换,我的稿子也连带波及,进了内控名单,接连被毙了几篇,我就识趣地躲开了,此后大概有5年左右的时间没再发表什么东西,直到前两年该报再次改组调整(报纸也有它的DNA啊,骨子里的东西是变不了的,虽然我接触的该报的编辑记者都换了多少茬了)。--但就是这样一家有风骨的报纸,却在垄断国企的淫威面前低头,真不知道中国还有哪家媒体可以堂堂正正地代表中国的正义和良心?上级XXX的审查报社顶不住,上级XXX要撤换领导报社也顶不住,这可以理解;而现在呢?当然也可以理解:毕竟生存还是第一位的。舍生取义,要求自己可以,要求别人就有点不厚道。我经历了这么多年的世事,对此也看得开了,虽然有点悲哀,有点惋惜。

其二,“要求撤稿”的居然是一家中央国有企业。某些部门要求或者责令撤稿、撤人都是可以理解的,那是人家的责任和权力嘛,谁给的且不说,用得合适不合适也且不说;一家企业怎么也有这样的气势和权力呢?批评它的稿子就不能发?执政党和政府不都是可以批评的吗,为什么一家企业都不允许批评呢?它做得不好,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没有受到惩罚不说,居然受害者连抱怨一声都不行?有这么强横霸道的国有企业吗?它的底气是哪里来的呢?当然不会是国民和消费者给它的,它的市场垄断地位也不是国民赋予的,我们还没有那么贱,找人强奸自己还要感恩戴德;只能是来自于它的行政地位和垄断利润:副部级的企业呢!除了人民日报、求是杂志、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少数媒体,它比中国数万家媒体的行政级别都高(这是多好玩的事情)。所以它虽然不直管这家报纸,但它可以找这家报纸的上级告状大家是同僚,或许还是同好,有话好说。我有篇批评东航的稿子见报后,东航老板就一个电话找到了这份报纸的顶头上司,可见不是我胡编乱造。但最要命的还是,中国联通有钱:每年上千亿的营业额,三、四百亿元的利润,谁敢批评我?还想不想要我的广告了?即使打官司,用国有资产跟消费者、媒体打官司,那还不是有赢没输?花你的钱来欺负你,让你有苦难言、有冤别诉。威逼利诱之下,即使再有风骨的报纸,也不得不低头了!

所以,事情虽小,却揭示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国有企业不但不能充当中国经济的脊梁,为中国消费者造福(这本来是它的使命,也是它存在的理由,实际上早已经成了幌子),反而会全面损害国民福利和权利!

作为企业,国有企业完全不能作为自负盈亏的市场经营主体,因为所有权虚置导致国民对其没有任何约束,变成了企业领导者和其上级的私人或小团体的金库;作为名义上的“国有”企业,它不但不能为国民创造财富,让国民享受应得的好处,反而变本加厉地掠夺民众,甚至连最基本的消费者选择权都剥夺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体,垄断国企具有集行政权力和市场资源于一身的绝对优势,对于绝大多数媒体、更不用说个人,处于极端强势地位,当然可以肆意侵害民众利益,并且要求批评者闭嘴!

可见,垄断国企危害之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破坏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这样的层面了,它们甚至通过挟制媒体,已经威胁到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

2010617